1.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
注:树倒迷糊散。
2.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成公·成公二年》
注:以礼法来维护道义,以道义来促生利益,达至惠及百姓,这是治理国家的关键。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注:君子大局为重,小人近处着眼。人生境界决定高度。
5.君子贵其身而后能及人,是以有礼。——《左传·昭公·昭公二十五年》
注:君子首先尊重自己,然后顾及他人,是为理。自重者人重之。
5.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注:有把握就行动,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兼并弱小攻击愚昧的国家。战争就是这样。
6.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三年》
注: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7.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左传·隐公·隐公三年》
注:不恃宠而骄。骄傲而受到压制,受到压制而不怨恨,有怨恨而不为非作歹的人很少见。
8.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成公四年》
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9.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左传·昭公·昭公十年》
注:凡是有血气的人,都有争强好胜的心思。不过个人更欣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