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题是什么
看书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
2、事件是什么
参加一个留美博士的群,群主的学习能力很强,能跨行业研究出知识的底层逻辑。她分享到,最近在微信读书上看了很多书,而且都能记得很多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系统里面来,并且发微博更有思想了。我在群里请教她,如何看书,自己才能收获多多。她把她的微博转发给我看,她特地的为了那些看不进去书的人写了一篇文章。我仔细阅读一下 ,与我一直以来的状态差不多。也就是保护好自己的看书的兴趣,想看就看,不想看不看。想深入看的时候再深入,不想深入,或者跳跃式看书都行。我在想,自己也是这样看书的呀,为啥越来越不想看书呢?
3、即时反应是什么
经验证,原来我看书的方式是对的,但为啥人家肚里有货,而我却这么词穷呢?
4、此刻身体感受是什么
羞愧,悲伤
5、内在对话是什么
你怎么这么差劲儿,为了学习,各种方法学了那么多,但在学习上没有丝毫的进步;
人家看过了就记得,能转化成自己东西。你除了做搬运工,没有自己一点点东西。
你迫切的想多学知识,是为了什么呢?
是不是觉得知识多的人是有用的人,所以头脑里面就想对抗自己的无能感,然后督促自己看书。
头脑知道自己应该看书,可是每天闲下来的时光,都是在刷抖音,逛淘宝,打发时间了。
你这么多年,电视剧,连续剧从来不看,给自己制造一个虚假自律的状态。人家学霸既看小说,又追剧,还不耽误学习。你这么自律,肚子里却没有货,词穷。
你根本就没有兴趣看书,就是怕自己无能,落后,跟不上工作的节奏。跟不上又怕什么呢?怕自己赚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
你很穷吗?目前看来生活没啥问题,但内心深处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经常胡思乱想自己生病了,没有人在身边照顾我。要有钱的话,还可以到最好的医疗机构去看病,误诊的几率小,痛苦也会减少。
6、内在感受是什么
恐惧,害怕,不安全感
7、自己内在什么情绪伤痛(情绪钩子)被触动?(需要临在中去经验和表达)
小时候奶奶住在我们家,奶奶没有工作,爷爷也很早就去世了。爸爸的哥哥姐姐们,嫌弃奶奶是个负担,最后只有孝顺的爸爸一直都带在身边。由于我们家条件也不是太好,平时奶奶有病啥的,都在厂医务室看病。记得有一次奶奶倒马桶摔倒在路上,头摔破了,出了很多的血,爸爸连忙带着奶奶去医院缝针,缝了七八针,好大的口子,吓死我了。但是缝完针就把奶奶带回家,在厂里医务室挂水。我特别害怕,问父亲为啥不让奶奶住在医院里?因为当时家里房子小,奶奶与我、姐姐,同住一屋,所以我与姐姐都害怕,万一奶奶夜里死了怎么办?爸爸说,奶奶没有医保,所以住院花钱太多了。爸爸又说,不碍事的。我心里吓坏了,原来没有医保,退休金,就是个累赘。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会最优化赡养的。七十多岁的人摔跟头,这么严重,真的是命重要还是钱重要啊?让我再一次怀疑亲人之间的感情。
过了好多年,奶奶再一次摔跤,把腿摔断了,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爸爸还是没有送奶奶去住院,还是请的厂里医生来看。医生说,这么大岁数就不要再去开刀接骨了,就这样服侍好,过一天算一天吧。我当时特别的害怕,问爸爸,为啥不带奶奶去住院啊?眼看奶奶这么大岁数了,不能让她这么痛苦的煎熬着死去吧?爸爸给出的理由是:去了医院也不会给奶奶做手术的,最多挂挂水。还是这样子带回来。就在家静养吧。奶奶躺在床上,这期间不能动弹,每天我们端点饭菜给奶奶吃,大小便都是在床上。半年之后奶奶去世了。我也特别害怕,自己因没钱,没保障,落到没有人救命的地步。如果奶奶自己有很多钱,不花子女的钱,住院治疗费自己出,或许还能多过几年。
8、发现自己有什么限制性信念?
不学习就会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老无所依,生活就没有保障。没钱活着会受罪。
9、临在后看到的真相和可能性是什么?
那个年代各家都穷,但爸爸也是想尽办法照顾奶奶的。全身擦洗,包括侍候大小便,爸爸妈妈都尽力在做。或许爸爸自己也没有安全感,担心去医院要负债累累,自己下半生不知道怎么来还债。
10、可调整的回应和选择是什么?
看书学习是一种兴趣爱好,而不是生存的工具,看书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你也一直在工作赚钱,老公也在工作赚钱,我们还有房子,不会落到奶奶当年的境地。
赚钱养家,虽然是责任,但不是对抗生存的工具。每个人活着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你只需要努力,一切自有安排。头脑里面的各种担心,让你都无法立足于当下,所以学习学不进去,不学又自责焦虑。那种底层的没法活下来的恐惧,驱使着我这么多年来,重要性排序,一定是工作第一。临在中去觉察,这些都是过去的感受,不是事实。与故事拉开距离,我是有选择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782992/b59d9b8ebef531b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