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为什么不 【理性思考】?

你为什么不 【理性思考】?

作者: 黑盒理论 | 来源:发表于2018-02-27 21:43 被阅读0次

宾馆看到一张小卡片,卡片上小妹妹真是动人,想想这个宾馆地处市中心,档次高档,紧邻政府机关不远,这个城市也从不是打x扫x重点。这是识别当前的环境

思考犹豫,价格是不是优惠?地点是不是安全?是不是仙人跳?如果来的人和卡片不一样要不要打315投诉?如果有一点没有考虑到就不是“理性”。当然如果是完全没有基础,无法考虑,只能说只要是用上所学知识就算理性。上次打这个电话就上当了,再来一次那就是SHA。这就是判断

仔细考察以后选择用自己一张临时电话卡打电话,告诉对方自己对门的房间号码顺便从猫眼里看看情况,这就是一个利用完知识的决策

当前情况下的理性

理性的定义多种多样,不管文字如何描述,可以概括为:个体在当前的情况下,经过了判断,采取了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

所以做出一个理性决策的三要素是这样的:

对当前情况的识别 / 判断 / 对自己有利

因为眼见所限制,知识限制等不能做到完美并不是问题,只要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对环境,利弊做出了判断,进一步做出决策,就是理性。

情绪和自我欺骗

说起来简单,可惜,人类是个很复杂的生物,在几万年生物进化中进化出了高级的大脑,而这个大脑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欺骗自己,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比如已经有很多文章中提到了,人的很多决策,小到去哪吃晚餐,周末去哪里玩,大到选择什么工作,很多其实都是大脑中已经自动产生的事情,但是如果去问一个人为什么,人的大脑总会有能力去“编造”一个原因来为自己解释。从小事情到今天晚上吃什么,有些人会说“这便宜实惠”,其实只是肚子正好饿了闻到香味就进来了。到大事情比如为什么喜欢TA,“又体贴又幽默家庭条件还不错”其实很多人只是习惯了这个人。

再比如安慰剂效应,给我妈喝一杯所谓混合了药片的白开水,其实什么都没有,一喝下去马上就不晕车了。

情绪会影响个体对于收益和损失的判断,也是做出理性决策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你的每一个选择,是走哪条路,是吃什么饭,是用左手还是右手拿起来自己的杯子,很多的事情看似没有经过考虑,但是你的大脑都在时刻衡量着收益以及损失。

吃一顿好的,收益得到了饱腹感,满足,社交,损失了金钱和更多的时间,和朋友的一点点关系。决定偷偷报复一下让你不开心的老板,得到了心理的满足,消除了不开心,可能还有同事的敬佩,一点点虚荣,可能的损失有被发现被开除,虽然概率很小,但是低的概率配上过高的损失也就高过了你得到的收益。

随着时间的减少,不开心的情绪慢慢降低,这时候的收益也随之下降,那就更慢慢不会做了。但是如果不满的情绪慢慢积累,那么这个报复的行为所带来的收益(抒发更多的不满的情绪)也会慢慢升高,更好的规划让发现的概率也进一步降低,那么当收益大于损失的时候,也就是报复老板的时候了。这时候的决策,对于个体来讲,当然也是理性的。

道德和法律的收益/损失

道德以及对法律的认识等因素也极大影响对于收益和损失的评价。

当你走在桥上,看到桥下有人呼救,你是跳下去呢,还是打120呢或者还是视而不见呢?你开车在一条无人的小路上撞到了不明的物体,是下车呢还是完全忽视继续开走?

桥上救人

对于跳下去救人的选择,收益可能是会收到感谢,风险则是轻则受伤,浪费时间,身上衣物等,重则付出生命。

对于视而不见的选择,这也是如果这件事情没有发生的情况,可以考虑是没有收益。风险则是可能会受到的一些指责。

但是这两个选择,加上道德的考虑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一直以舍己为人为己任,个人的道德标准会偏向于应该救人,那么在他的视角,他会获得额外的收益比如坚持了自己道德准则,可能收获别人对自己道德更好的评价。而损失则会随之上升,违反了自己的道德准则等等。

撞上不明物体

继续开走的收益非常明了,逃脱了可能的责任,也没有遇到碰瓷或被抢劫的风险,而对于损失的看法可能因为对于法律的看法差距很大。对法律更了解的人可以更了解这样的情况会被重点关注以及自己被抓到的风险,以及随后到来的惩罚,如果现在停下查看,就算是撞到了人是否也有机会降低责任,一番权衡之下可以对自己这个行为的风险进行更好的评估。但是对于法律认识较少的人可能无法评估自己的风险,而做出其他的选择。

当然这一部分也可以看作是决策之前“认识目前情况”的一部分。

自我欺骗对于收益和损失的修正

这应该算是“理性决策”中看似最不理性的一个部分。

比如今天晚上要不要去健身,早上要不要去上8点的课。很多人很“理性”的觉得肯定是要去健身,早上也要起来去上课,因为不去健身和不去上课造成的心理愧疚甚至让好多比较弱的人愧疚几个小时。这时候很多的大脑自己就会开始想“不去一次健身也不会有影响”,“就一次课也不会被点名,也不会影响成绩”。这个情况视个人认为的收益和损失差距大小,以及个人“修正”能力的强弱以及意愿,大概从几毫秒到好几天不等。好多人经过这样一点点简单的修正,将收益放大,损失减小,就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决策。

类似的还有比如“他一定喜欢我,只是故意不表现出来,我这次表白一定可以”。

当然如果从根本上就判断到了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收益却近在眼前,那么也就完全不需要修正了。

如何利用别人的“理性思维”

当把别人的决策过程拆解以后,就能理解很多问题。为什么一直会有人乱停车,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遵守规则,为什么制定好了规则员工就是不愿意遵守。 与其在谴责或者抱怨,如果从收益和损失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一个理性的人,为什么打破了规则。而从这个角度来制定规则,改变收益和损失的比例,或者是从上一步动手,改变理性人对于事情的认识,就可以更好的实现目的。

比如乱停车的问题,车主是不是要在这里停车的决策是(一个不完善的例子):

如果想要减少乱停车的现象,两个方向:减少乱停车的收益,增加乱停车的损失。

增加乱停车的损失

增加可能的经济损失:经济损失可能是罚单或者拖车费。车主对于罚单的考虑,一次停车的期望损失为“罚单x被查到的概率”。想要提高车主的预期损失,罚单金额一般收到规定的限制,所以主要方法应该注重在提高“被查到的概率”,比如专门雇人来巡查等。

但是再结合上边所说的“认识事实”的过程,要提高的不一定是实际的“被查到的概率”,而是车主“认为的被查到的概率”。比如超市仅仅贴上“此处有监控”,或者在门口的时候放一个显示器看起来像是有监控的样子,就可以大大提高窃贼“认为的被抓到的概率”。在停车这里,可以贴上“重点整治乱停车区域”等明显标志。

另外一个经济损失是被拖走,这个损失也是一样,都是心理预期损失的问题,有明显标识“违停必拖走”的地区,被乱停车的概率明显会降低。担心经济损失造成的心理负担:也算可以归纳到罚单经济损失之中,损失越高,心理压力越大。但是对于不同收入的人来说,可能同样是200的期望损失值,穷人的负担明显更大。想要增加豪车违章停车的心里负担,拖走或者锁车比罚款带来的心里负担更大。

可能的道德谴责:提高车主可能收到的道德谴责,以及内心的谴责。比如贴上“在这里停车,将会有30个孩子因为家长迟到而一个人留在幼儿园里”

减少乱停车的收益:

节省的距离和时间:很多路过或者临时来的人乱停车,往往也是找不到停车位,这时候一个明显的标志比如“前方400m右转有停车位”,不管前方是不是真的有停车位,再加上一个“违章停车必拖走”,那么这个地方你停不停我不知道,我反正是不会停。

节省的停车费:比如,把前方标志改为“前方400m右转有免费停车位”,是不是一下就更有吸引力了。

更多思考。

如果我要在公司推行一个新的方法,我要从哪入手?

相关文章

  • 你为什么不 【理性思考】?

    宾馆看到一张小卡片,卡片上小妹妹真是动人,想想这个宾馆地处市中心,档次高档,紧邻政府机关不远,这个城市也从不是打x...

  • 理性思考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不断的进步?我觉得理性思考是一个根本。也许你可以现在不知道,现在不懂得,但只要你有理性思考的能力,...

  • 理性的目的是服务于非理性

    理性的本质是什么? 是正确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要正确思考。 因为只有正确的思考才能正确的决策。 为什么我们要正确决...

  • 《越读者》读后印记摘抄(三)——关于哲学

    人没有不思考的,哲学,即是追求一层比一层更深的理性思考,思考的极致。因此,如果想要透过阅读,能够帮助理性思...

  • 你为什么不思考

    我们看过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知道很多学习方法,却一直没有成功,仍然碌碌终日,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我们不够...

  • 理性与非理性

    理性是智慧的基石,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这种思考或者行为方式称为理性。 人为什么...

  • 《清醒思考的艺术》读后感

    文‖西湖涵碧(原创) 《清醒思考的艺术》这本书看书名,你就知道它有多理性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理性在线的光辉时刻是不...

  • 不会思考

    人区别于动物就是会思考,不都是本能反应 可这种思考还是不会思考 真正的思考是三大神器下的思考 体验,启示,理性是不...

  • 日记17更

    我的一切生活用解决问题来总领。是如何?是理性的思考。思考就是理性的。思考的全部内容有三面,是看清现实事实,为什么这...

  • 理性与非理性

    请思考:1.你认为你是一个理性or非理性的人? 2.你在日常生活中是理性还是非理性地做决策? 我想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不 【理性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cv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