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从开始准备,到前往,然后点餐,吃饭闲聊,最后回去,心满意足,就这样获得了不平凡的体验,感觉到了快乐。
我觉得挺奇怪的,因为聚餐是从无聊中解脱的方法,日常的重复,忍耐和无聊,以及非日常的新奇,放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疏解了很多压力。只是,终究还是要重新回到日常的生活节奏中,倘如每天都是丰盛大餐,那食物也就缺乏了吸引力。
终究是有弊病的,是在忍耐了长期的无聊后,获得的短暂解放,就像上课与下课一样,还有工作与休息,越是产生一种极致的落差,越是感觉到快乐,在长期艰苦工作后获得休息,这种休息的价值和体验就无比珍贵。这是离苦生乐,承受巨大的痛苦,然后暂时摆脱了痛苦,显得非常快乐。
我不能理解,人们乐此不疲,因为把痛苦视为快乐的前提非常的疯狂,但是又能够理解,因为这是他们理解的无风险的日常生活,不用面对陌生与改变。即使将真正的快乐告知,也往往不会被认同,因为意味着他们要走出舒适区,做出改变。
其实,我所见还有很多,人们通过语言冒犯别人,然后被别人回击,接着又通过新的理由回应,不断地形成争端,直到一方屈服,可惜获得的并不是快乐,而是认为理所应当的胜利。失败的一方自然会有怨气积攒,在合适的时机会释放出来,变成语言进行攻击。这是否也是一种摆脱无聊的手段呢?毕竟从争论和愤怒中走出,也会感觉到一种暂时的快乐,就像痛苦暂时缓解一样。
由此,我也发现,似乎我渐渐远离了这种生活,虽然过去好像也是这样子生活着,看别人不爽就挑衅,然后通过各种知识在语言上占据优势,获得暂时的满足,只不过,不觉得当时是我,或者说谁是我?鲜明的我的概念是强烈的记忆和情绪导致的,冷静的我是思维产生的,抛弃这些东西,我依然存在。就像把衣服脱下后,人还存在一样。怎么能说衣服就是人呢?然而这剩下的确实不是一般认识上的我了,所以有无我的说法。没有一个人们通常以为的我。这种无我论和七处徵心一样,都是从逻辑认识真相的方法,把所有的候选答案否定之后,就呈现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境界。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场景不断地遇见,人们本意是想要获得和谐的幸福生活,但是行动上却是不断地制造纷争,怀有善意而制造恶因,这就是无明,这一丝无明造成了纷争不断的世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