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相处久了,就有些烦。孩子上学走了,又有些想。真是矛盾。养儿育女,是父母的责任,很多父母都很负责,可是孩子并不领情,反而好心没好报。原因是,孩子处于叛逆期。
经过大半年的朝夕相处,孩子上网课跟玩似的,因为不懂,看了干着急不出汗,不知道到底效果如何,看这状态,这大半年算是玩完了。时间花了,人却胖了,心却野了,要收心,需要很长的时间。
孩子也不习惯突然上学。在走读的那几天,还是缠着要接送。来去一天需要八趟。下雨是个理由,成交,晴天太阳晒,也成交,理由千千万,撒娇织一条。小时候我们唱的《读书郎》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狂,到了这一代身上,就是听天书,没见过。谁不怕谁就是先进分子。可惜,全班都不愿意成为先进,一到放学时间看的明显,校门口全是家长,车马人等,全没了形象。上学的时间,还看不出来,因为时间错开了,有的先到,有的后到。
绝大部分孩子都比家长个子高,去接孩子,行人纷纷侧目,到底谁是谁的什么,不清楚,凭校服可以看出,但是,很多孩子嫌弃校服难看,一出校门,就要换,或者穿雨衣,或者换成卫衣,带帽子的那种,把自己包围起来,看样子是耍酷,只差篮球队啦啦队的音乐响起,他敢投篮。也像周杰伦说话不清晰,或者走路都摇晃,看来地心引力超强。总之,这个年纪的孩子,话不好好说,走路不好好走,嘴也不甜,总是爸爸妈妈喊个没完没了烦死了的时代成为过去式,从视频或者录音里去听听,暂时过过瘾。家长做到这个份上,也算可怜。
可怜的时候还在后头。到了学校,家长还是担心,吃的咋样,睡的好不好。疫情期间,家长不能到学校,寝室的门往那个方向开都不知道,孩子住寝室,几楼,几房,上铺下铺,都不知道。钱够不够用,怎么用的?这些话都不能说,等孩子放假回来再问。孩子在学校,家长在家,人不相见,心却相连,如果有另一空间,也许可以见面,心里想啥,都清清楚楚。不必多说,啥都明了,这样最好。语言的表达有限,人的认知有限,所以交流的成果也一般,也十分有限。
孩子放假,作为父母的巴不得早见面,等见了面又后悔,后悔啥?父母特别是更年期的妈妈,开始唠叨,青春期的孩子不想听,就戴耳机听音乐,刷手机和网络上的人聊天,不管网络那头是人是狗,总之,聊得很嗨,父母这边很想与孩子好好说话,可是最终不欢而散,像没重逢一样,还不如不重逢,反倒安静得多。
假期如昙花一现,很快盛开,很快凋零,孩子又要返校,不管学的如何只要还去上学,就值得肯定,值得鼓励。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正是他们的关键时期,他们不留遗憾,父母不给他们留遗憾的机会,就是合格的父母 。我们不求满分,及格就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