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内容】第三篇: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阅读主题】
《如何阅读一本书》开篇就写到:本书是为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为达成这个目标,作者一直在强调主动阅读的概念,并且说: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分析阅读就是一种主动阅读的方法,我们了解了分析阅读的12个规则之后,知道了分析阅读应该从整体到细部,直到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做到独立思考,具备自己的判断力,知道如何公正评价一本书,才算是真正学到了书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和我们想要了解的东西。
但是分析阅读的12条规则,一般来说是适用于论说性的作品,也就是传达知识的书。但是我们还有小说、诗歌、戏剧、历史、哲学、数学、社会科学等类型的书籍,你不能只用一般通用的方法来读任何一本书。
例如:用分析阅读去读诗歌或者哲学,往往会觉得非常吃力。那么,如果每一种类型的书籍都需要记住一种或者N种规则,会给阅读者带来极大的负担。
我认为我们在面临不同种类的书籍的时候,作者介绍的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的阅读规则可以在这里派上用场,那就是要学习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这些问题可以根据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调整,但我认为这几个问题是不同问题的母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并能够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我想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书籍,你应该都可以达成得到启发和获得知识的阅读目的。
在今后的阅读中,对阅读方法和主动阅读的规则多加应用,熟练掌握,真正达成阅读的目的,做到通过阅读点亮自己的人生。
【原文金句】
【今日读书感悟和收获】
原来读不同的书是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的,我原来的读书方式是:翻开书就读,不,应该叫做看,看过后只有很少一部分留在记忆中,更不要说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读这本书有得道的感觉,就是得到的比较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