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反复学习 用心体悟

反复学习 用心体悟

作者: 宇之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2-04 10:49 被阅读0次

知行合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如果懂得了知行合一的道理,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其中了;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其中了。

古人之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只是因为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只管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完全不思考这样做的道理,只是一个冥行妄作,所以必须说一个知,才能让他行得正确。

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地悬空去思考,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捕风捉影,所以有必要说一个行,才能让他知得真切。

可见,知行分说是古人为了补偏救弊,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明白这一点,那么只要一句话,问题就解决了。

如今,人们硬要把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一定要先知了然后才能行。如此,我就先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等知得真切了才去做行的功夫。于是,人们终身不能行,也终身不能知。

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这种错误认识由来已久。

现在我说个知行合一,正是要对病下药,并非我凿空杜撰,知行的本体就是如此。

现在,如果知道了我立论的宗旨,即使说知行为二也无妨,事实上也只是一个。如果不知道我立论的宗旨,即使说知行为一,又有什么用处呢?也只是在那里说闲话而已。

以上文字摘录于《传习录》的上篇《徐爱录》,是阳明先生回答学生徐爱的一段对话(译文)。

原文中,徐爱的问题是:“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分晓。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要做行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

先生的这段回答,堪称议论文的典范。先说论点,再说论据,层次分明,条清缕析;论据中列举的两种人,更是精准把脉,直击要害。

一种人懵懵懂懂,冥行妄作;一种人悬空思考,捕风捉影。这两种人不仅背离了知行合一的宗旨,而且在实践中危害性极强。

联系到简书创作,我们是不是也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要么不思考,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要么凭空想象,又迟迟不下笔,写不出文字来。

呵呵!有时候,我们觉得《传习录》太深奥,读也读不懂,不过,只要跨出第一步,努力去做,就不怕没有收获!

喜提10000点

相关文章

  • 用心体悟,用心快乐

    我一直认为人生不是一场苦修。 我认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体验与成长。 在不断地成长过程中,我们遇见许多的人和事情,它们...

  • 潜规则

    无字之书。 这是需要用心观察体悟的

  • 传习录19

    体悟→发现;学习→明白;有些人学习表面留于表面未能体会其深度,就如我读传习录~~另一种人,用心去学,去实践~~ 那...

  • 身体读茶 用心体悟

    千载难逢之机,有缘遇到老茶良师,受益受教。6月27日随师同赴大理,参加中国大理身体读茶学院的第十期初级班培训...

  • 智慧

    你手上的智慧比你脑袋里面的智慧更智慧!体悟!用脑去体悟,用直觉,而不是用心! 形成原型就是把你最好的想法精确的模拟...

  • [伏羲教育尹子文]说话的艺术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只要不是哑巴,话人人都会说,可是如何把话说好,却是门很深的学问,需要用心的学习和体悟...

  • 汇报领导标准程序SOP

    1 细心倾听 接收任务阶段,需要用心细心仔细体悟领导分派的任务,体悟言下之意,把握重点与难点。 2 分析可行性 收...

  • 1/100 大道至简,体悟老子

    通达圣贤之路很简单, 知道怎么念, 熟读, 诵记, 在虚极静笃之处, 反复诵记, 体悟! 百日体悟经典,第一天,手记!

  • 广东学习体悟

    18号同李伟一起出发来广东,今天第四天了。现在正在深圳机场,准备乘八点的飞机。 题外话说一点,这个深圳机场,真的是...

  • 2019.2.26学习体悟:

    D25 今天的学习内容给教练建立起一个很好的框架,这不仅是要求自己熟练掌握并操作整个流程,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和学员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反复学习 用心体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jo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