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典赏析】
你想过2018年高考语文和作文命题是这种趋势吗

你想过2018年高考语文和作文命题是这种趋势吗

作者: 生活简笔录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13:44 被阅读543次

    高考必备  2018年高考作文热点传统文化素材不看你会后悔的呦

    传统文化几乎是2018年出题的大热点,今天特别为大家分享了有关传统文化的出题思路,和出题范文,还有素材,,希望大家仔细揣摩!

    一、选题理由

    在坚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当下,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就成为了关乎民族发展与未来的大事。而文化自信要求人们珍惜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今高考作文命题所肩负的'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使命,使得'文化传承'这一主题成了高考的热点主题之一。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老规矩'、辽宁卷作文题'科技改变生活',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都在引导考生思考'文化重建'的问题。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中,传统文化更是大放异彩,全国卷作文题材料中的'长城''京剧''中华美食'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全国卷作文题'化育后世的名句',更是以极具传统文化内涵的名句作为命题材料;北京卷作文题'说纽带',旗帜鲜明地要求考生从'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的层面来谈纽带;天津卷作文题'重读长辈这部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肯定和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

    二、命题方向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瑰宝,具有超越时代的核心价值。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但社会物质文明的日益丰富,并不代表社会的精神文明也在日益进步。在这种时候,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成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魂与根,文化重建必将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意--民族复兴是无法脱离传统文化的滋养的。

    (

    )传统文化泥沙俱下,不能不加区别而全盘接受。

    早在几十年前,鲁迅先生就写了《拿来主义》一文,批判了当时国民党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该文在今天依然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今天传承传统文化,依旧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不能停下开创新文化的步子。

    优秀传统文化是先人对后人的贡献,而我们同样要为我们的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吃老本',只顾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大快朵颐,还要以未来为方向,在对传统的再解释中,寻找面向未来的新的普遍性价值。

    三、高分论点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与'承'

    用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的力量源泉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从保护文化传承人做起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统文化,接地气才能更持久致敬传统文化,对话现代科技

    四、高分论据(素材)

    优秀文学艺术是宝贵的遗产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是国家的底色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习近平

    传承传统文化是必要的

    我不敢想象,多年以后,当过年只成为炮竹象征性的表演,当空气中弥漫的只是燃放炮竹后硝烟一样的气息,当我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看星星的地方,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还能传承些什么。--王词

    中国传统文化即生活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舌尖上的中国》

    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文明和解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中,传统文化一度断裂,但当这种转变完成,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古代的教化传统和现代社会也正在慢慢和解。--唐文明

    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新文明的诞生

    我们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要有世界眼光。我们需要不断摄取域外的东西,激活我们固有的东西。那么两者相结合,可以在这个时代里创造出一个新的文明。--孙郁

    传统文化缔造国人精神基因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作为文化的因子,就像血液一样流淌于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之中,通过它我们每一个生命个体才得以直立起来。--袁跃兴

    非遗要传承也要创新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既保留传统文化与工艺,又善于创新融入现代社会。--尹卫国

    五、热点素材

    1

    、《经典咏流传》: ''''的时代交响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掀起了一股新的'文化年俗'热。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在一夜之间被亿万中国人记住并传播,很多人甚至将其当成自己的新年箴言。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支教老师梁俊和一群山区孩子用本真质朴的吟唱,将山区孩子的命运体验和小诗的情感意境紧紧交织在一起,道出了两者共同的精神之源。苔花平凡的坚持与芬芳、向上的斗志与梦想,和孩子们艰难的处境与纯真的梦想相互映照,横生出一种让人热泪盈眶的力量感。而四国艺术家演绎的中英文版《登鹳雀楼》更是让网友直呼'大开眼界',97岁大翻译家许渊冲作为英文版《登鹳雀楼》的翻译者也被歌声感动,他说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才能让世界文化更灿烂。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创作出无数灿烂辉煌的诗篇,唐诗宋词更是古典文学的巅峰,它们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融入了我们的血液。古典诗词大都有韵律节奏,既能吟诵,还可弹唱,很多经典诗词,在古代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经典咏流传》将传统诗词与流行元素结合,开辟了诗歌传承的蹊径,唤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不朽记忆,让观众沉浸在诗歌的无穷意蕴里,不由自主地为中华文化的精粹喝彩。

    一得: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创意性文化节目的迅速走红让我们明白,传承与传播传统文化不能只靠老路子,而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新的形式演绎传统文化,才能助其赢得时代的认同与传扬。

    2

    、《国家宝藏》古今对话新方式让文化自信亮起来

    2017

    年12月,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一开播就获得无数好评,完结时在豆瓣上的评分为9.2分。为什么并不罕见的文博类节目,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宝藏》用了全新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历久弥新的'老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文博类节目,《国家宝藏》邀请了王凯、雷佳音等27位当红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以'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的前世今生,而九大博物馆馆长坐镇对文物进行讲解点评,让节目更具话题性和专业性。

    在第一期节目中,王凯饰演乾隆一角,演绎了清代集中国瓷器之大成的各种釉彩大瓶背后的故事。在剧中,王羲之、黄公望以及雍正皇帝来到乾隆皇帝的梦中,他们用不同方式'吐槽'了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但是,乾隆皇帝的一句'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完美地回应了世人对该瓷瓶的质疑。正是这种鲜活、接地气的呈现方式,拉近了文物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得观众更乐于去了解文物本身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宝藏》在呈现与表达方式上的成功,对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播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传统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拥有辉煌的历史,但过去的发展模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想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立足,在公众中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唯有创新这一种方式可取。

    一得:听上去,创新与传统似乎是一对反义词,但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创新,'老故事'的讲述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散发出更多活力。

    3

    、刘强东寻祖:莫让寻根成闹剧

    2018

    年1月2日,出生在江苏宿迁的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发布了一条寻祖公告,称自己的家族解放前系湖南省湘潭县刘氏族人,他还报出了自己的堂号和辈分排字,希望找到自己的家族族谱。刘强东或许没有想到,他原本为了完成父亲夙愿的举动,却引发了一场攻伐战:自称是湖南刘氏协会会长的刘冠凡和湖南汉文化研究会兼湖南省刘氏联谊会会长刘继德,在分别为刘强东寻祖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争执,两人甚至互相指责。

    此后,刘冠凡和刘继德都无心继续帮刘强东寻祖,成规模的寻祖活动陷入停滞。而与此同时,其他的寻亲力量自发补充进来,这些人的心态朴实简单,就是想通过帮助刘强东寻祖为当地拉来赞助。

    众所周知,刘强东有着浓烈的乡土情结。他多次回宿迁老家,还给村里6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过1万元红包,真正做到了'衣锦还乡'。刘强东这次寻根问祖,是想了解自己从哪里来、祖先为自己留下了什么,这是朴素的情感。

    事实上,不论是现实生活中的名人,还是文学作品中的名人,不少地方政府都乐于为其操办寻根问祖之事。'攀亲戚'、争故里的事件,曾在各个地方上演过。虽然寻根文化现在不是热潮,但是对于这种存在于骨子里的东西,我们要好好保护,要防止朴素的寻根,被地方利益、宗族势力裹挟,变成一场攀附权贵、惊扰先人的闹剧。

    一得:中国人慎终追远,讲究家风传承,是为旌表前贤、警策后人,也是自我的身份构建,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而攀附权贵、篡改家谱、冒认阔祖宗,则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4

    '古火烟花'违反现代秩序,非遗传承怎么办?

    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五道古火会'以燃放烟花的形式来庆祝丰收,是河北省赵县赵州镇南杨家庄村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深受当地人欢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2011年,这一民俗活动被正式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风申老人是这一项目的传承人,负责制作活动所用的烟花。

    2017

    年4月,赵县法院以非法制造爆炸物罪,判处杨风申有期徒刑4年6个月。对于这个判决,杨风申无法理解,他提出上诉。2017年12月29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赵县人民法院就此案宣判,79岁非遗传承人杨风申犯非法制造爆炸物罪,但考虑到其是'非遗传承人',且'年事已高''无主观恶意'等情况,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一部分网友对这姗姗来迟的'公正'颇有怨言,认为虽然免受刑事处罚,但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定罪实在是冤。而且,经历此番风波后,杨风申唯一的徒弟也'被吓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由谁来保护与继承的问题依旧无解。

    一得:对于非遗项目或民俗活动,我们不能再一边大力保护,一边严格查处。相关部门应以法律为准绳,以非遗项目传承发展的事实和需要为基础,在法律和民俗之间找到契合点,联合制定方案,推出管理措施,让民俗活动成为规定动作,让传承或参与人士有规可守。

    5

    、当《王者荣耀》遇到传统文化:不能在游戏中学历史

    多人在线实时竞技对战手游《王者荣耀》是2017年当之无愧的爆款游戏,然而,其对于知名人物的设定也使其一度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刺客荆轲是女的、诗仙李白变成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诸葛亮变成法师……且人物形象也屡遭诟病,如谋士张良成为手拿小黄书的波斯王子,皇帝嬴政成为一头白发的小混混,而战神白起也成了怪物,人物名字与形象'穿越时空',人物性格也与其历史形象存在偏差,这样的设定着实颠覆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记忆。

    数据显示,这款手机游戏玩家过亿,连小学生也在玩。曾有一个沉溺于《王者荣耀》的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的天啊,我一直以为四大刺客分别是李白、韩信、兰陵王、荆轲……在老师讲荆轲之前,我一直以为荆轲是女的。'不少人因此认为《王者荣耀》的人物设定可能会影响学生们的历史观,几大主流媒体也纷纷发文批评《王者荣耀》歪曲历史。

    将历史事实演绎成小说、影视作品、手机游戏,固然可以让很多人对历史产生兴趣,进而更好地接触历史、学习历史,但游戏的开发者也应知道,艺术演绎及形象设计应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底线,不能罔顾历史而过度创新,否则就可能改变历史的真面貌,篡改已经得出来的历史结论。这显然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甚至可能割断民族文化血脉,让文化发展迷失方向和目标。

    一得:手机游戏不仅能娱乐,它还带有文化传播、价值传导等功能。特别是取材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游戏,更不能肆意歪曲乃至颠覆历史,误导受众。

    6

    、少林无遮大会:用真功夫证明自己

    铁砂掌不是把手插进砂里练习出来的,而是以切、拍、砸、打、点、杵等方法击打沙袋练出来的!

    2017

    年7月29日,河南嵩山少林寺首届无遮大会开幕,历时7天。'无遮'取没有遮拦之意,即参与者不分贵贱、僧俗,一律平等对待。本次大会除了宗教活动,还有一些比赛活动。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少林'七十二艺选拔赛',该赛事被称为'武林大会'。随着赛事的进行,这场无遮大会,也让一些'传说'中的少林功夫'无遮'起来。

    窥一斑而见全豹,铁砂掌的真面目让我们明白:误解和隔阂,或许是武术发展与传播的最大障碍。很多人对铁砂掌的全部了解,几乎都来源于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但铁砂掌项目胜出者张龙祥称,把手插进砂里,练不出铁砂掌,只会练得手上都是倒刺,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一基本常识,比如他有一次去电视台参加节目,节目组给他准备了一锅用木炭加热的铁砂,令他哭笑不得。传统武术和大众的隔阂之大、误解之深,可见一斑。

    提起中国传统武术,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聊上那么几句,说出几个术语或者典故,但能准确地阐释、表达传统武术者却很少。面对镜头,面对万千观众,习艺者真实地展现自己,还传统武术以原貌,让公众零距离切实感受,没有比这更好的'澄清'和'传播'了。

    一得:让公众对武术的认知,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走出来,让公众在现场观摩武术,恰是对武术的祛魅归真。

    六、经典素材

    1

    、鲁迅批判'郭巨埋儿'式愚孝

    二十四孝,讲的是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下用不同方式行孝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是郭巨埋儿奉母。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自供养母亲,家境逐渐贫困。郭巨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还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就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妻子同意了。他们挖坑时,突然挖到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郭巨夫妇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鲁迅读后感叹:'我最初实在替这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

    鲁迅还说:'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

    一得:传统文化并非美玉无瑕,而是瑕瑜互见,我们要有鉴别能力,既不能把宝贝当垃圾,也不能把垃圾当宝贝。

    2

    、五四运动究竟打倒了'孔家店'的什么

    今人说起五四运动,大多把它看作一场启蒙运动,看重的是它的新,即对西方思想的全盘接受,看到的是它的'打倒孔家店',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摧毁。但胡适一直坚称五四运动应被理解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胡适说文艺复兴,强调的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革新而非摧毁。而启蒙运动的提法,看重的是这场运动的政治意味。

    五四运动前,构成中国人价值体系的主干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中一直有两大价值体系:一个是以'仁'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它蕴含了人对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的理解;一个是以'礼'为中心的宗法伦理,它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规范。五四运动时儒家遭遇危机,主要是因为它强调等级尊卑、人格依附的宗法伦理,这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转型来说是个大问题。五四运动虽以'打倒孔家店'为目标,但攻击的还是儒家的礼教伦理,对'仁'的人文与道德价值少有触碰。一些人的态度虽激进,但采取的策略无非是将'礼教'和'孔教'混为一体,避而不谈'仁学'这一价值体系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在反省五四运动对儒家的激进态度时,陈独秀曾说:'譬如货物买卖,讨价十元,还价三元,最后的结果是五元……社会进化上的惰性作用,也是如此,改新的主张十分,社会惰性当初只能够承认三分,最后自然的结果是五分。'原来激进的姿态,是为了让当年儒家知识分子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

    打倒孔家店'这句口号中有对孔子、对儒家的误解,也给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了误解。我们只有冷静地反思,解开这些误会,才能更好地面对真相。

    一得:情绪化的批判方法被一代代误读,便成了否定儒家全部思想的理由。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七、金题范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安徽淮北市第一中学月考作文题)

    ①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③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④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⑤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⑥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定风波·红梅》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读了上面出自六首咏物诗的佳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首诗中的佳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心中自有大格局陆星瑶偌大的天地间,万物皆渺小如蜉蝣。然形虽如此,境界却分大小。唯心中有大格局,才可在广阔天地与浩瀚历史中绽放自己的光彩。①

    '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见一堂'或是'照四方',正是格局大小的不同体现。所谓大格局,在我看来,是'人不知而不愠'的风度,是'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胸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抱负。②

    眼界往往决定了格局大小,而眼界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外去,无限拓展视野,即所谓'睁眼看世界'。冰心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眼光局限于一隅,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的人,只能顾影自怜。反观'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墨梅,它不以与群芳争艳为进取,也不视桀骜封闭为高洁,只是在平淡中透出一种豁达与坦然,格局孰大孰小,高下立现。③

    另一种眼界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看清自己的内心。剪水为衣,抟山为钵,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声,谁是山水清音的知己?答曰:庄周。遵循初心,不慕功名,'吾将曳尾于涂中',轻描淡写的一句真心话,将其内心恢宏博大的格局展现得淋漓尽致,博得后世知音无数。'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尚志不在鱼,而在王与侯。既然认定自己为济世之才,有救世之志,便耐心等待,不必急于谄媚逢迎。历史不会薄待任何一个眼界超凡的人,他们心有乾坤的人生格局使得他们千古流芳。④

    底气亦是成就大格局不可或缺的因素。小小蝉儿,敢于以一声蝉鸣开启整个盛夏,是因为其'非是藉秋风'的底气。底气来自于自信,自信是信自己,更是信我们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热播综艺《国家宝藏》以古今对话的新形式向世人讲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乾隆皇帝的'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还是王希孟用手中的画笔勾勒出的绝妙的大宋山水,都展现了盛世王朝的气魄与风姿,面对它们,我们又怎能不自信、不自豪、不充满底气?⑤

    放眼历史的长河,怀才不遇简直是人生的常态,你是否想做'不识凌云木'的时人,在树木高耸入云时嗟叹,是否想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一样自叹自弃、郁郁而终?答案不言而喻。唯拥有大格局的人才可以剪断烦琐的网,看清世界的本色。⑥

    点评:开宗明义,行文简洁。②借助古人之语'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阐明格局大小的差异,为后文张本。③格局大小与一个人的眼界开阔与否密切相关。考生将眼界分为两种,先探讨第一种--向外去。此处在以物说理的同时,巧妙将材料中的佳句引入文中,自然得体。④探讨眼界的另一种--向内来。⑤谈成就大格局不可或缺的因素--底气,此处没有将材料中的佳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完整引用,而是有所取舍,灵活处理。⑥尾段收束全文,不但巧妙地化用第五个佳句,而且极好地扣合了文题,构思巧妙。

    同学你想过2018年高考语文和作文命题是这种趋势吗

    高考被誉为天下第一考,高考作文被誉为天下第一题。在紧张的二轮复习阶段,了解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非常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备考。今天就让我们来分析总结2017高考作文命题规律,展望2018高考作文命题趋势。

    基于对2017年考纲以及2017年作文考查特点的分析,学习哥也思考了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方向及备考特点。

    一、命题思想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3.命题体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有效结合。

    二、试题或许会出现的变化

    1.在考试时间不变的状况下,增加了阅读量,那么选择题的比重会有所增加,一则可拉开学生之间的分数差别,二则会为阅读提供足够的时间。

    2.知识考查或许会走向综合性。病句、标点、成语、字词、连贯可能会以语段的形式出现,一个语段,从多个侧面进行设题。2016年的北京卷、山东卷就是很好的试点。这种命题能够体现语文命题的综合性原则。

    3.突出传统文化,阅读文本在材料的选择上会侧重于“核心价值观”,体现高考试题时代引领作用,突出其时代性特征。

    三、应对方案

    1.重视阅读能力的提升,树立每天都要读文章的备考思想。

    2.养成思考的习惯,引导考生对近期出现的社会时事提出自己独有的看法,做好思想储备。

    3.养成阅读报刊、关系热点时事的习惯,改掉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片面阅读习惯。

    另外,历年高考都与当年的政治话语有一定的关系。十九大提出的人类情怀、文化自信,都应引起语文老师和考生们的注意。

     通过梳理2017年高考作文题,会发现2017年的作文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总体上是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接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坚持以考生为本,力求让考生有兴趣、看得懂、易接受、感受深;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关注社会热点,凸显时代主题,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发展了任务驱动型写作,更有利于人才选拔与教学引导。

    2017年高考作文题型的重要转变,体现在“对学生思想存在软性束缚的‘全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趋向思维多元、文体自主、自行拟题的‘新材料作文’”。

    作文命题越来越向着开放式、多选型材料作文过渡,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让考生在多个话题材料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发挥。总之,2017年高考作文试题立意高远又力避空泛,积极回应考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的困惑,培养正面的情感态度,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和期待。

    总结起来——

    2017年高考作文试题具备以下几大特点:

    ·       命题彰显文化自信,作文类型渐趋成熟;

    ·       把握时代发展气息,注重贴近生活实际;

    ·       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强化育人导向;

    ·       材料作文稳居主流,注重培养发散思维。

    以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分析和总结为指导,我们可以更好地备战2018年高考作文。

    通过剖析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让我们进一步理清了命题者的命题思路,把握准了命题的命脉,为2018年以及之后的高考语文作文改革方向指明了道路。回望201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要重视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核心素养,形成价值理念。

    一度以来,我们总是用仰视的眼光来看待外国文化,形成了“外国月亮圆”的错误观念。写文章擅长用外国名言,谈科技总是崇尚国外,谈到自我总是自卑与不堪。

    针对这样的文化自卑主义思潮,让我们逐渐没有了文化自信。2017全国一二卷的作文命题在思想上对国人的错误观念进行了革除。因此,在今后的作文中要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用理性思维来认识中国,用核心素养来规范自我,让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这种改变,是作文观念的改变。回观近年来的作文命题主旨,都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的。因此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将会继续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来进行。

    第二,加大阅读力度,形成自我思想。

    考生的思想有两个来源,一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二是生活中的阅读。因此除了思考之外,要学会向名著要思想。

    读鲁迅,我们可以培养自己关注底层,充分理解国民性,以冷静的思维来了解社会,解读社会;读梁实秋,可以让我们享受雅室的淡然情怀,从而以达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在阅读中品味人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从而让传统思想在自己的内心生根、发芽。

    所以,在2018年的高考中,作文命题将会更加注重对考生阅读素养及阅读积淀的考查,充分关注考生的自我思想,以及评判并认识问题的深入思维

    第三,去除形式主义,提升作文素养。

    面对2017作文题目的变化,特别是课标一二卷作文命题形式的改变,我们要树立去除形式主义的作文备考思维,切忌在“材料作文”、“命题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等概念上做文章,而是要树立全面备考的观念,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写作素养,努力实现向思想立意要高分,向写作技巧要高分。

    作文题目的形式千变万化,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新颖的形式,但写作的素养是不会变化的,因此,2018年的高考命题将会进一步创新作文的命题形式,更加侧重学生写作素养的考查,在形式多元的思维下真正凸显考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关注时代热点,思考现实人生。

    文章合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是白居易在唐代诗文运动中提出的写作名言。关照社会人生,思考现实社会是作文的不竭动力。作为高中生而言,已经基本具备了思考现实的能力,要学会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思考社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评判社会;要学会在史学层面上认识人生,看待社会,要用“核心价值观”来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让自己不成为只会造文章、耍技巧的考生,而要成为用思想征服人,用内涵厚重文的有真实内蕴的考生。

    因此,作为2018年的考生,要充分关注新闻报道,关注报刊读物,关注热点时评,特别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反映时代心声的报刊,学会用时代声音塑造自我灵魂,用时代的风尚内化自己的写作思维。

    中国有戏我梦圆(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及佳作点评)

    理由:

    1.中国有戏。首艘国产航母下水、C919大飞机、“悟空号”探测到疑似暗物质、“墨子号”实现千公里量子纠缠、雄安新区横空出世......

    2.人们更爱“老戏骨”。虽然有人急功近利,戏精上身,但却实还有人耐得住寂寞、爱得了诱惑。

    3.全民“游戏”。或“王者农药”或《绝地求生》,娱乐无可厚非,但我们在太多事情上缺乏游戏精神,却又在一些事情上太过游戏。

    上述理由你赞同哪一条?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有戏我梦圆

     

    ①时代在迅速变更,社会在快速发展。沧海桑田,日升日落……仿佛在时光旅程中,中国微笑着蜕变,大踏步前行;当“睡狮”苏醒,在东方雄起,举世瞩目,“当惊世界殊!”

    ②《新周刊》公布2017年度汉字“戏”,理由的第一点我十分赞同,那就是“中国有戏”。有戏在何处?五千年的演进,“戏”不再是本身含义,还承载着鼓舞人心的力量。中国好戏正拉开序幕:你看首艘国产航母下水、C919大飞机首飞、“悟空号”、“墨子号”等等的科研成果都在诉说着,科技创新,引领着经济腾飞的中国好戏连台。作为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大戏”欢呼雀跃。同时也在思考,21世纪主人的我们,该如何接续传承这出大戏?

    ③中国有戏,是前途和潜力的象征。从60多年前连一根螺丝钉都不会生产、需要要从外国进口,到今天独立研发航母、卫星、飞机等高科技产品。我发现,科技创新与进步正是所能深切体会到的。艰苦奋斗,自主发展,提升能力,依靠学习与借鉴、承传与创新,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科技经济前沿的大门。才能有底气唱出“西方世界,我来了”的好戏!

    ④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十年前,智能手机在美国苹果公司诞生,商业巨鳄,独占鳌头。现在,华为、小米等发展到世界全球,国外“发烧友”对华为、小米的痴迷甚至远超当年苹果带来的震撼。为什么?震撼的理由是科技含量高,价格便宜。知道落后,就努力追赶。40年的学会终于赶超,或许毛泽东“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豪情给出了答案。

    ⑤科技进步正反映社会进步。民生与安全是另个重要方面。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国家拥有完整的医疗保障体系,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不能做到。中国可以让上到富翁、下到穷人都能看得起病,这是美国几届总统努力数年却无法推行的。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前行,进而改善民生福祉,把曾经的空想初步变成现实。厉害了,我的国!

    ⑥祖国强大,人民才有安全感。《战狼Ⅱ》告诉我们:无论我们在哪里,遇到什么危险,祖国就在我们身后。中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大家说中国有戏,没错,确实有戏,而且好戏还在后头。“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⑦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为祖国繁荣富强,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干,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助力。实现人生价值,让理想开花。

    高考作文预测:2018高考热点主题之“家国情怀”(素材 范文)

    一、选题理由

    “家国情怀”熔铸在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民族的灵魂里,是个体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大爱,彰显着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人生情怀,有悠远的历史感和民族性;它常与当下的政治、文化、民生热点紧密相连,包含着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高考作文命题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着国家立德树人的方向。如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聚焦岳飞、林则徐、邓稼先等古今英雄,引导考生关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探寻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全国卷Ⅱ作文题“化育后世的名句”中杜甫、魏源的诗句,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等,都在聚焦“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发展,以自身力量为中国的大国形象建设添砖加瓦。而从《战狼Ⅱ》《红海行动》等影片的推出和爆红,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可知,“家国情怀”广受欢迎和重视——可能仍将是2018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核心。

    二、命题方向

    (一)复兴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家国担当情怀

    中华儿女从来就有胸怀天下的壮志,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哲圣贤们心忧天下的情怀催生了无数捍卫家国的英雄壮举,谱写了无数舍身报国的壮丽诗篇,涓涓点点汇进我们灿烂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就是一部卫国爱国的历史,里面有积淀深厚的家国情怀。因此,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进一步提升家国情怀,强化报效国家的担当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凝聚爱国热情,弘扬奉献精神

    正是因为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报国壮志,中华民族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任何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会与家、国紧密相连。在今天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更需要我们凝聚爱国情怀,为民族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理性爱国,修身养性,做文明理智的爱国者

    爱国不需要理由,但爱国需要理性。越是平凡的事,越能体现一个人的爱国情操和理性素养。爱国不能只挂在嘴上,而要付诸实际行动。社交平台上,总有人以为自己最爱国,看不惯别人就横加指责,或者散发攻击性言论,这种行为就影响了社会和谐、人民团结;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以爱国为由盲目行事,实际上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爱国是神圣和庄重的,任何失去理性的、违反道德法律的言行,都是在亵渎这种神圣,也是在玷污爱国这庄重的字眼。

    三、高分论点

    理性爱国是一种广阔的胸襟

    青春梦想尽在家国情怀

    在文化传承中彰显家国情怀

    爱国,就请做个守规则的人

    势利的爱国主义伤害的是国家形象

    爱国当有“大国范儿”

    爱家爱国,中国形象就完美了

    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四、夺分论据(素材)

    (一)名言名句

    爱国不惜身

    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为了国家,不仅要牺牲财产,就是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福泽谕吉

    爱国使人高尚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

    爱国是信仰,而非价值选择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爱国是最高的道德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拿破仑

    爱国争先,不敢后人

    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国的。——季羡林

    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科学无国界,个人有国家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

    家国情怀映照民族自信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爱岗敬业也是爱国的表现

    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苏步青

    (二)热点素材

    1、在飞机场唱国歌“维权”:祖国是后盾不是“背锅侠”

    1月24日,日本东京成田机场,捷星航空由日本东京飞往上海的GK35次航班因为目的地降雪而取消,本欲乘坐该航班返国的175名中国旅客滞留登机口。这些旅客购买的是廉价航空机票,他们对廉价航空公司大多在免责协议中声明不管食宿的事实并不十分清楚,再加上语言不通,沟通不畅,一名旅客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日本警察到场处理并带走该旅客。中国旅客比较慌乱,为了齐心,一些中国旅客唱起了国歌。

    常见的航班延误事件,就这样一次次陷入诡异的循环:中国乘客在国外机场行为过激——大使馆紧急处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乘客的过激行为并非言语或肢体暴力,而是动不动就祭出国歌、国旗,拿“爱国”说事。用集体唱国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显然不合适,反而容易挑起民族感情对立,甚至激化矛盾。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其奏唱、播放和使用的场合都有严格的限定。虽然此次滞留的中国旅客唱国歌是“为了齐心”,但当他们把这“标志”安插在冲突的现场,似乎是要把国家力量“绑”到现场为自己助威,这不是一个成熟大国公民的心态。

    一得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日渐提高,出国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但一些人还没有建立“大国民”心态,在面对航班延误、商业纠纷等情况时,还抱着“往大了闹才有人关注、解决”的想法,甚至不惜绑架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为自己助威,这种言行与爱国南辕北辙。

    2、黄素梅:让西方人直面南京大屠杀

    2017年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在距中国万里之遥的加拿大安大略省,自由党议员黄素梅奔走呼号,推动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把每年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动议。黄素梅也因此成了“2017全球华侨华人新闻人物”。

    黄素梅生于香港,8岁时随家人移民加拿大,家庭里有一位近亲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在担任多伦多教育局委员期间,黄素梅发现,安大略省大多数人只知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对二战时日本在亚洲犯下的滔天罪行鲜有了解。

    黄素梅认为,官方和民间教育在这方面是有缺失的。她说:“不了解历史真相,和平就无从谈起。”从2014年开始,黄素梅着手收集整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还走访了多伦多二战史实维护会、省议会图书馆相关研究团队,听了专家讲述南京大屠杀事件。2016年,黄素梅向安大略省议会提出了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议案,并表示希望将其写入安大略省的法律。日本右翼势力害怕议案通过,采用各种手段,百般阻挠。黄素梅毫不惧怕,顶着压力,几经周折,终于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日到来之前成功设立纪念日。

    一得有志者事竟成,黄素梅奔走呼号,让西方人直面南京大屠杀的真相。3年动议路,不畏艰难,她让世界记住,这并不只是中国人的伤痛。中华好儿女,在铭记历史中走向未来。

    3、黄旭华:将一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

    2017年12月26日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47周年纪念日。如今,第一艘核潜艇已经退役,但年逾九旬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仍在“服役”。

    核潜艇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1958年,为了打破当时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贫弱的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核潜艇,黄旭华加入到研制队伍当中。

    当时,这支队伍里没有人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也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黄旭华和同事们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加班加点地干;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心数据;为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他们就用磅秤来称。困难并没有让研制团队对设计水平有任何妥协。在外形上,黄旭华坚持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水滴形”,这意味着中国一步跨越了西方国家3步才能走完的道路。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思维解决了关键问题。

    1988年,第一代核潜艇顺利完成各项试验,我国首次成功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为世界上第5个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的国家。这一年,黄旭华参加核潜艇研制整整30年。因为这项任务是国家机密,所以这30年他背井离乡、隐姓埋名。黄旭华说:“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

    一得祖国在黄旭华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国家利益是他隐姓埋名、全力以赴的支点,是他“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国家利益是他理性对待亲情的依凭,是他正确对待人生的坐标。

    4、国旗哨兵张自轩:有国有家更有情

    2017年11月,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的“百步筑梦”挑战视频,让众多网友泪奔。擎旗手张自轩和他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对祖国的热爱和青年人为国家荣誉而无悔付出的精神。

    2010年,张自轩参军入伍,随后入选国旗护卫队,成为一名擎旗手。从此,他每天肩扛35斤重的国旗和旗杆,风雨无阻地迎接每一个日出。由于职业特殊,他进行了更加艰苦的强化训练:贴墙根站立,负重奔跑,踢坏了一双双皮鞋,身体脱水也咬牙坚持……由于工作需要,他入伍7年没有陪父母过过一次年。在一次国旗哨执勤中,来北京看望他的父亲向他招手,他强忍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没有理睬父亲,他知道国旗哨位上的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的每个动作都代表国家形象。下哨后回到营区,张自轩终于见到了父母,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这一次北京之行,让张父感到自己和儿子的心真正靠在了一起。回到家,他便买来一面国旗,每天将国旗在自家屋顶高高升起。张父说,看着国旗飘扬在朝阳里,他和妻子就像看到了肩扛“祖国第一旗”、正步走在“祖国心脏”上的儿子。

    一得不辜负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拼搏进取。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把祖国的荣誉扛在肩上,把个人拼搏和国家形象紧密相连,把对国家的热爱变成日复一日的坚守,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三)经典素材

    1、肖邦:悠悠思乡情,拳拳爱国心

    在波兰的历史上,肖邦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明珠。他半生颠沛流离、客居他乡,却将一片赤诚之心献给了祖国。

    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热爱波兰民族文化,他日后的创作源泉也大都来源于此。然而,肖邦所处的年代,正是他的祖国遭受外族奴役和欺辱的时期,那时的波兰被侵略者瓜分得支离破碎。一批爱国青年秘密集结起来,酝酿着新的起义,革命一触即发,形势异常紧张。肖邦十分希望投入到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但在家人、老师、朋友的劝说下,他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赴国外演出,以乐曲为武器,为国内的革命运动提供激励与支持,以此报效祖国。

    当漂泊在外的肖邦得知波兰人民在华沙的起义被沙皇俄国残酷镇压时,他义愤填膺、悲痛欲绝,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他发誓与沙皇俄国势不两立,甘愿放弃当时的俄国“国籍”,成为一名“无国籍”的波兰流亡者。他热情无私地帮助流亡的波兰同胞,并参加义演,筹集捐款。

    接下来几年,肖邦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创作出了大批优秀的爱国主义作品。然而,身体的羸弱,再加上常年对祖国的担忧和生活的奔波,1849年10月,肖邦病逝在异国他乡。按照他的遗愿,他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波兰华沙,他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一得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心系祖国,情牵同胞,正是这样的胸怀造就了肖邦这位世界闻名的艺术家。斯人已去,他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音乐,更是一份拳拳爱国之心。

    2、陈天华:万里寄血书,舍身赴死为救国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对

    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03年,陈天华留学日本。当时沙俄军队侵占东北三省,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又谋划同沙俄政府私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陈天华悲愤欲绝,不禁张开双臂,大声呼喊:“拯救祖国!四万万同胞,起来拯救祖国呀!”他咬破手指,用血指写道:“救国!”随后,他不停地写,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号召同胞起来斗争……他一连写了几十遍,因流血过多而晕倒,晕倒时还高呼:“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劝他休息,他不肯,挣扎着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日本寄到湖南各学校。那一封封血书像火炬,点燃了同胞的爱国热情;那一个个带血的字像号角,召唤同胞奔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前线!

    1905年,为了唤醒国人,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献出自己年仅三十岁的生命。在自杀的前一晚,陈天华写下了《绝命书》,大意是国家处境越发艰难,遭到日本当局轻视侮辱——他认为到了牺牲自己性命的时候,毅然选择用自己的性命唤醒国人。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当时许多愚昧的国人敲响了警钟,他也成了后世之人学习的榜样。

    一得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时,陈天华身离祖国万里,却不改爱国之心,用血写心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是我们永远的座右铭。

    五、金题范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贵州铜仁市1月复习检测作文题)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惊心破胆,拱服汉德威。

    请围绕“家国情怀”谈谈你对苏武19年持节牧羊的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国守望①

    柳岸

    一曲《苏武牧羊》,让人想起两千年前的边地寒雪,想起那不屈的苏武。雪野茫茫,朔风凛冽,却无法吹冷他的爱国热肠;武力强迫,重利诱惑,却无法打消他的望“汉”雄心;饥寒交迫,漫长折磨,却无法销蚀他的赤胆忠心。整整十九年,为什么他能在荒寒之地的漫漫长夜里饮雪吞毡、心坚如铁?因为他心中有汉,因为他有一腔为国守望的热血。②

    大浪淘沙,那些因贪图个人享受而汲汲于名利者早已被人们唾弃,而那些为国守望者却被人们举得很高很高。个中原因,有两点特别重要。③

    一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苏武隐忍雪域,不屈服于权力压迫,不贪慕荣华富贵,是因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责任和担当。同样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我旷达,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刚烈决绝,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舍家报国,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

    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以致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一生交给祖国,始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涌现出了守望母亲、眷顾故土、担忧家国命运而一生泣血的余光中式的“乡愁”诗人……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④

    二是那一份牺牲和奉献精神。古往今来,为国守望者无不勇于牺牲和奉献。国难当头时,以自身鲜血警醒同胞的陈天华,奉献牺牲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平年代在异国争取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的爱国人士黄素梅历尽周折,艰难奔走,奉献牺牲的是个人享乐;入伍七年,却没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的国旗哨兵张自轩,牺牲奉献的是小家幸福。正是因为他们自觉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命运有机结合,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怀为一体,从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复兴中华的大义,中华民族才能国运昌隆。⑤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同样,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如果只耽于一己私心,守望着鲜花美酒,守望着权位美色,那国家就危险了。⑥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国家担起责任,为民族奉献牺牲吧!⑦

    点评

    ①题目即观点,精警又简练。

    ②开篇联系材料,紧扣题目要求。排比造势,语句优美。利用设问点出观点,映衬标题。

    ③过渡段,巧妙构出“总—分—总”的行文格局。

    ④分论点一:为国守望需要责任与担当。先进一步分析材料,以抒情方式盛赞苏武为国守望的责任和担当。接着以排比的方式列举了范仲淹、曹植、霍去病、黄旭华、黄大发、余光中等例子形成古今对比,文气豪雄。

    ⑤分论点二:为国守望需要牺牲和奉献精神。正面列举为国牺牲奉献的志士仁人,段末总结点明题旨,突出为国守望的意义。

    ⑥引用名言,类比论述为国守望的重要作用。并从反面以概述方式指出贪乐误国。

    ⑦文末总结前文,发出呼告。

    亮点借鉴

    全文逻辑严密,结构完整。文章开篇剖析材料,点出观点,主体以总—分—总的格局构思;论证方法以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为主,辅以反面例证,论证充分;大量的诗文引用,使文章光彩倍增,也体现出了考生积累之丰;分述段落例证丰富,说理性很强;结尾号召为国担当、为民族奉献,体现出强烈的家国责任感。文章的标题、开篇、结尾与主体气韵连贯,遒劲俊逸。

    资深高考评卷人考场上做到这七点,高考每科还能再加10分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高三的同学和他们的家长又将经历一次漫长酷热的 “黑色六月”,其中煎熬,真可谓 “谁解其中味”,怎么形容也不过分!

    漆永祥老师作为一个过来人,同时又自1980年代后期起连续多年参加高考历史、语文等科目的评卷工作,对考生因缺少答卷经验而丢分的现象,很有一些遗憾与感慨。他将自己多年来评卷中遇到的卷面问题及回避之法总结为“七忌七宜”,期望能给同学们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虽然所举的例子大多是语文、历史试卷中的问题,但在各科考试中也具有普遍性。

    如果考生能按以下所论答卷,“高考帮你加10分”,就绝非虚语。

    一、忌潦草涂抹,宜卷面整洁

    这话乍一看,是老生常谈。你会说:“什么呀!我们老师每天也这样说。我自己也知道,还用你瞎说。”且慢,当你将试卷答完以后,即认为自己的事做完了。但你却往往忽略了这时你的答卷仍在替代你与阅卷老师对话,阅卷老师看不到你是帅哥还是美眉,他对你除了答案内容正确与否外,就只能在卷面上留下粗浅的印象,所以卷面就是你的脸面。

    高考阅卷时,正是我国一年中无论南北都最热的时节。各省采取的阅卷方式大都是流水作业,也就是说在一周的时间内,一位阅卷老师每天翻来倒去地阅同样的一道题(这是保证公平与客观尺度最有效的方法)。这对阅卷老师而言,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一种煎熬与折磨,其痛苦一点也不亚于答卷的考生。尽管阅卷老师怀着对考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做这项工作,可是当一位老师在炎炎酷热、精疲身累中打开一份试卷,看到满篇涂抹、龙飞凤舞而几不能识的文字时,如果是你,能有好心情,能判高分吗?

    明白了卷面整洁的重要性,我们再来看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怕时间不够,急于答卷,故下笔如飞;一种是平日积习已成,潦草惯了,想改也改不过来。从字面看,属于答卷不洁的情形大致有这么几类:

    1.或字大如斗,刺眼欲飞 (男生居多);或字如小米,模糊不清 (女生常见)。

    2.或旁行斜上, “一行白鹭上青天”;或直线向下,“飞流直下三千尺”。

    3.或疏朗得一字不见一字;或拥挤得一字摞着一字。

    4.或涂抹得面目全非,看不清到底写的是什么;或到处勾乙打着箭头,如四至八道地理图。

    无论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这样的卷子都很难得高分。

    在此,我给大家的书写建议是:用一般的书写速度,写字时可稍用连笔,但必须让阅卷老师很清晰地认出你的每一个字,绝对不可将一个笔画很多的字,用一笔将它画完,像怀素的“狂草”,这是最忌讳的。另外,字体的大小要以所答内容的多少来定。写字时,行距要平直并有间隙,清晰而成行,不要上行与下行掺和在一起。卷面尽量不要涂抹,即需涂抹时,在文字中间轻轻划一道横线即可,而不是随便勾上两笔,或者抹几个圆蛋蛋、打两个大叉叉,触目惊心!

    此外,在平时要尽量用没有线格的白纸来练习写字的行距与字间距离,基本做到横直竖齐。做到这点其实并不难,只是现在的学生条件优越,平常写字用的都是有格子的笔记本,一到考试就写得歪歪扭扭。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的考生,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

    二、忌满篇错字,宜减少杜绝

    如果说卷面是否整洁是你的脸面,那么错别字就像你脸上的疮疤。一份试卷中有一两个错别字,就像青春阳光的脸上长了两颗 “美丽痘”,极为正常。而如果你的试卷中到处都是错别字,则像满睑长了恶疮,处处都是脓包。你也可以想象阅卷老师看到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因此,满篇错字,就成了考生应当忌讳的第二大项。

    一般而言,错别字的出现有如下几类:

    1.生僻字。有些同学为了显示自己有水平,常用一些生僻字词,以示博学,结果弄巧成拙。

    2.无意中出现的错别字。这在于平时的积累,如果平时就错别字满篇,考试时当然会错。

    3.由于紧张或疏忽造成的错别字。有些同学,一场考试自始至终都高度紧张,脑子里一片空白,平日熟悉的字词在考场上就是想不起来,只好临时乱写聊以搪塞。

    4.繁简混用造成的错别字。很多同学在考卷中也写繁体字,这不应算错,但最常见的是一个字中繁简混用,这种 “半简半繁”字,当然是错字。

    5.最常见也最为不可原谅的,是许多考生平时记笔记或写字时自造的 “速写体”,比如将 “问题”“国家”等词用一种只有自己认识的符号表示,阅卷老师当然就当错字对待了。

    6.在选择答案时,对一些拿不准的答案故意写模糊字。例如标准答案可能是 “B”,也可能是 “D”,有的考生就写一个像 “D”的符号,再在中间轻轻地划一横线,让阅卷老师去猜,那么我可以告诉你,阅卷老师是不会上这个当的。

    7.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书写外国国名、地名、人名及少数民族人名时,尽管评分标准规定写同音字不算错,如 “克伦威尔”可译写成 “可伦威而”,但如果将“马可波罗”写成 “妈可波罗”,则会产生滑稽可笑的荒诞效果。

    另外,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也非常重要,大部分考生都忽略了此点,或一 “逗”到底,或一“点”到底,没有其他的标点符号出现,这也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考生在答卷时,上述现象除了平日习惯写错的字无法一时改变过来外,其他多可避免。生僻字最好不用,因为没有这个必要;考场上要稳定自己的情绪,不要紧张;外国地名、人名等最好仍用课本里的习惯写法,最为稳妥,即便想不起来,也要用中性稳妥的字词;要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至于你的“独创字”,你脑子里要有一根弦,可千万不要使用!

    三、忌大开天窗,宜设法补漏

    “文革”时期出过不少 “白卷英雄”,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今天的高考中,当然没有了白卷考生,但 “开天窗”者却仍大有人在。也就是说,很多考生知道对选择填空等题尽量写一个答案去碰运气,但对问答题及论述题等拿大分的题,却经常因没有时间或不知答案而付诸空白,这是考生在答卷时应该忌讳的第三大问题。

    同学们可能要问: “既然不知道答案,当然应空白处置。”答曰: “否!否!”考试是考生与考题、自己和阅卷老师心与智的较量,你必须想法赢得阅卷老师对你最大的同情与好感。大家都知道体育比赛最讲公平,所有规则都几乎无懈可击。然而,在许多球类比赛中还是有“擦边球”这样的说法,甚至在足球比赛中还有所谓的 “合理冲撞”规则。高考即如同比赛,要尽可能地在考场规则与参考答案允许的范围内,用一切手段得分 (当然不是让你抄夹带或其他形式的作弊),每一分都要竭力争取,不可轻易放弃。

    有的同学也深知 “补白”之法,在试卷中不留空白,但所补乃荒唐乱写,甚至有些刺眼的字句,这样会取得反效果。因此 “补白”亦要得法,应对之策,就是前面所述的打“擦边球”。举一个例子:文科考试各科都有材料分析题,实际答案就在材料中。有的同学也不想空白,就将原材料抄一段上去,此大缪也,不能得分。但如果你将材料进行一番组织,或者将材料中的话稍加改变,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尽管所答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老师看了,也会给你一两分,因为你毕竟用了脑子思考和处理材料了。其他题型也是如此,只要你能“擦边”就能得分。但 “擦边”的意思一是说你得与标准答案多少挂点钩才行,如果问的是鲁迅的散文你答的是巴金的小说,那写再多也没用;二是不可荒唐乱写。正如体育比赛一样,你做出规则允许之内的小动作是可以的,但出格了就会被裁判逮个正着,黄牌甚至红牌都有可能出示给你,所以此法最高妙也最危险,一定要谨慎运用。

    四、忌越多越好,宜适中稳妥

    在考前,老师一般都会嘱咐考生说:“要尽量多写。”因此,有的考生将整个卷面写得密密麻麻,甚至将抬头及页尾也写满,有的正面写不下,还写在了背面,用各种箭头标明自己的答案在哪里,更有甚者违反规定另加纸答题(这种情况算违纪不能得分),弄得阅卷老师根本找不到哪里是头哪里是尾,或者弄不清哪些是哪道题的答案。现在电脑阅卷,每道题被切割成单独的一份文档,如果答错位置根本找不到答案。这些做法实为大误,不仅不能得高分,反而画蛇添足。原因有二:1.高考答案都被总结为一条条精简的得分点,无论简答题还是论述题都一样。阅卷老师在阅卷时不是一字一句地抠着读,那样可能一天只能阅十来份卷子。阅卷老师基本上都是快速地找到你的答案的得分点在哪里和正确与否,而不是依据你写的量的多少来给分。答案写得太多,只会将你的得分点句子埋没在众多无用的废话里,找都找不出来。2.高考试卷是经过科学设计的,一题与一题之间的空白距离足够你写完所答的内容。一般而言,能将空白距离的百分之七八十用适当大小的字写满,就已经足够了。因此,多写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徒增阅卷老师的烦躁厌恶而已。至于作文,如果写太多了,不仅不能多得分,还要被扣分。

    所以考生在答卷时应该有的放矢,切忌漫无标准,胡拉乱扯。我在这里讲宜 “适中”,是指你答题的量要适可而止。有的考生逮着一道题就使劲儿“灌水”,这种缠斗之法最不可取。所谓“稳妥”是指具体内容要稳重妥当。比如你可能对某道题的问题不满,你可以持不同意见,但你要明白这样一个前提:考场不是你散布不满情绪的地方,有的同学在答题时大肆攻击自己的母校,或者恶意抨击社会,咒骂高考制度的不合理等等,恶语相向,毫无见解,当然不可能得分。再如写作高考作文,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曾经流行写美文,也就是说你只要多背一些名言警句,多用一些排比抒情的句子,阅卷老师就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分数。但现在却绝对不行。因为一方面阅卷老师水平不一样,另一方面时代也不同了。现在社会上文风浮泛,人们对此深恶痛绝。因此如果你还是空穴来风、套话连篇,或“为赋新词强说愁”,或 “横空出世莽昆仑”,皆不可取,因为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社会经验,阅卷老师都远比你丰富,“关公面前耍大刀”,你不吃亏谁吃亏?反之,如果写一些真切的感受、道地的分析、精练的语句,则很有可能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五、忌下笔求情,宜实力服人

    考生在答卷时都试图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这本无可厚非,但许多考生却不得其法,用最直接、最愚笨、最露骨的语言去博取同情,结果反而招致阅卷老师的反感。这种求情方式,也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变相求情。例如在前几年的高考作文中,有的考生不惜将自己的父母写成残疾人,甚至写自己父母双亡,试图用一幅凄惨景象以博得老师的同情。这种骗局被揭穿以后,现在的考生虽已不大用了,但又换了一些方式,比如讲在家庭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努力求学;或者说自己对上大学是多么多么的渴望等等。另一种是用赤裸裸的语言来求得同情。比如在卷面后写:“老师,我已经参加了四年高考,今年是我最后一次机会,请高抬贵手!”“老师,我大病初愈,坚持参加考试,答案不理想,请您手下留情!”“老师,我昨晚失眠了,现在头脑不清,答得不好,请您谅解。”……这其实是最愚蠢荒唐的求情方式。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样写不但不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同情,反而本来想给你一两分的,最后也不给了。你参加了四年高考还未考取,说明你太笨;你大病初愈、紧张失眠,说明你身体及心理素质都太差……阅卷老师凭什么要给你分数?

    实际上,阅卷老师在评卷时会有意无意地在你的试卷中尽可能地替你找得分点,没有一位老师会故意压分,尤其是经历过“黑色六月”的过来人,更是以宽容呵护的心态评卷的。因此,你大可不必说这些既不严肃又起反作用的废话。你应该以实力服人,让阅卷老师不能不给你找出高分,这才是获得高分的先决条件。

    六、忌侥幸心理,宜心态端正

    考生抱有侥幸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正常的,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考题是自己熟悉的内容以取得高分。但也有些考生会采取一些不正常手段,甚至违反考场规定,以希图取得高分。近些年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被卷入高考考场,学生随带夹带、抄袭他人、师生勾结作弊等丑恶现象多有揭露。我们都知道,如果有子女或亲属参加高考,教师必须回避,当年是绝对不能参加高考命题与评卷等相关工作的。但在高考评卷中,有些考生仍想办法托熟人、亲朋或老师,企图让阅卷老师帮忙加分。这种情形反映在试卷上,最常见的手段就是:

    1.用色彩各异的字迹做标记。比如一会儿用钢笔,一会儿用圆珠笔,一会儿用铅笔 (这是考试规则中不允许的)。

    2.直接打记号。比如在试卷首页、尾页或某一题的开头、结尾等处写某一个字词。

    3.故意将自己的准考证号或姓名写在密封线外以便识别。

    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在评卷中发现这些现象时,阅卷老师会将你的试卷作为问题卷子交上去,如果情节严重,你的卷子会被当作作弊卷处理。一份卷子的评阅,要经过十数人数道关口的评阅与反复核检才能最终完成并确认,想通过阅卷老师帮忙加分,真是“难于上青天”,你压根儿就别想。老老实实凭实力拼搏,才是唯一的正途。

    七、忌错误估分,宜理智估算

    此点不关答卷内容,但却关乎估分与填报志愿,所以也重要至极。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多年来人们争论不休,争论的焦点就是,到底是考前填报志愿好,还是成绩出来后再填报志愿好。其实两者各有利弊,很难说清楚哪种更好。如果是考前填志愿,就涉及如何正确估分的问题。依据众多过来人的经验,我在此提出一些估分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考试期间,一科考毕,立即转往下科的应考,不要急于核对答案,因为知道答对与否对当年的高考已经毫无意义(当然从求知的角度讲是另一回事),如果知道自己答错的题较多,反而会影响下一科考试的情绪,有百弊而无一利。考生家长也应该明白这点,不要在孩子考完一科后就急不可耐地问“考得怎么样”“对的多还是错的多”“怎么又发挥失常了”之类的问题。等所有考试结束后,考生可以买一份参考答案,先不要急着看答案,而是认真地按自己的答法再将各科试题做一遍,要尽量完全等同于考试时的答案,凭高三学生惊人的记忆能力,这应该不成问题。等答完后再对标准答案,自己给自己打分。如果公心对待,一般而言,总分误差可能只在10分上下,应得分数比你的估分只高不低。数学、物理等的成绩基本与最后的分数相当,甚至完全相同。最难估分的是语文与文综等科,其他科的误差不会太大。

    要注意克服两种弊端:一是过于自信,估分过高,有些同学总觉得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差不多甚至更好,这样当然就会高估;一是过于自卑,怀疑一切,怎么都觉得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去甚远,这又会把分估得过低。有这两种心理的同学,最好在估的分出来后,减去或加上20分左右,才是比较客观的估分。

    总之,现行高考体制有诸多的弊端,我们一边痛恨一边又不得不正视,但在还没有一种更好的考试方式的前提下,高考仍然是目前最理想最合理的考试与录取形式,从众多优秀的高中毕业生都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这一点就可证明。因此,考生在高考时一定要严肃对待自己的试卷,如果能尽量克服上述答卷忌讳,真正掌握上述答卷之法,那么“高考帮你加10分”就绝非虚语,而是实实在在的 “利市”!

    最后,祝高三的同学们高考成功,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

    关注上面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高考资料

    关注上面微信公众号获得更多高考资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想过2018年高考语文和作文命题是这种趋势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nd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