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龙山北大门南侧的“云龙山”刻石,是游人的打卡地。刻在天然巨石上的这三个字,字径约1米,两侧分书“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书”“万历十四年岁次丙戌秋七月吉旦”。
从北门步入云龙山,前行10余米,山路右侧有一方巨石,高约1.5米,长约7米,巨石之上,自右而左,上书“云龙山”三字。此字,为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书。
上题“万历十四年(1586)岁次丙戌秋七月吉旦”,下署“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书”。笔峰遒劲庄重,气势古朴恢弘。题刻的石崖上原建有一座东向的山门牌坊,后拆除,现改建一座北向仿古山门。莫与齐,字道望,号绍亭(1550年—?),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山东东昌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右参政、分守徐州兵备道(属南直隶,由山东代管)等职。莫与齐明代万历年间官高至三品。他在山东东昌知府任上时,曾主持重修东昌府城郭,以及“中国三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任职山东按察司副使期间,他又带头捐金二百两倡修睢宁县城郭,同时还参与开凿了著名的弘济河(明代京杭大运河的一段)。
1586年
据《云龙风物·文人荟萃放鹤亭》载,广西柳州人莫与齐任布政司右参政期间,分守徐州兵备道。2016年《南国今报》报道,莫氏家族古墓碑记载莫与齐17岁中举,21岁考中进士,38岁时在治水开河的任上积劳过度客死工所。此时距莫与齐为云龙山题字仅两年,虽徐州方志中未有他详细介绍,他的名字却与山长存。
云龙山,位于古彭南部,素为徐州名胜之冠。进山门前行十数步,石道右侧有天然巨石纵卧路旁,上刻“云龙山”三字,各一米见方。上题“万历十四年(1586)岁次丙戌秋七月吉旦”,下署“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书”。笔峰遒劲庄重,气势古朴恢弘。
户部山戏马台上的“风云阁”,台名碑石树于阁内,碑石高 2 米多。正面“戏马台”三个楷书大字,字幅盈尺,笔锋遒劲,古朴雄浑。时移世变,历代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而此碑是仅存旧物之一。石碑为明代万历十一年(1583)冬所立。“戏马台”三字亦为明代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所书,为当年旧物。
“云龙山”、“戏马台”这两处徐州名胜的题写者都是时任山东布政司右参政、分守徐州兵备道(属南直隶,由山东代管)的明代柳州俊贤莫与齐。
莫与齐,字道望,号绍亭,明隆庆五年(1571)进士。历官山东东昌府知府、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司右参政等职。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莫氏为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其父莫抑以柳城县学籍参加科考,中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故而莫与齐亦署题“柳城”。
莫与齐明代万历年间官高至三品。他在山东东昌知府任上时,曾主持重修东昌府城郭,以及“中国三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任职山东按察司副使期间,他又带头捐金二百两倡修睢宁县城郭,同时还参与开凿了著名的弘济河(明代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治水开河是一项极为艰苦的工作。正所谓“但经河工大举,必有殉身之臣”,莫与齐升任布政司右参政后不久,终于因为积劳过度而客死工所,以身殉职,时年不到40岁,后归葬柳州。莫与齐为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值得今人仰重。
莫与齐的高祖父为明代海门知县莫愚。自莫愚开始,莫氏一家连续五代科场奏捷,在朝为官者济济辈出,堪称仕宦名门。而在明代柳州屈指可数的4对父子进士中,莫与齐和他的父亲莫抑就占据了其中一席,并且都官至正四品以上,其门第之显赫可见一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