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史记》百讲,学习笔记系列013-2
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商
1952年,河南登封玉村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夏朝考古学研究的大幕。
1959年,徐旭生先生率领考古队在河南西部进行夏墟的调查,调查了告成、石羊关、阎砦、谷水河、二里头等重要的遗址。(72岁高龄的徐旭生对"夏墟"进行实地调查后写成《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模糊不清的夏朝问题,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进行实证的可能性,以此为目的有组织的考古研究逐渐展开。
徐旭先生认为,有两个地区应该特别注意:
第一是豫西地区的洛阳平原以及嵩山周围,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这一代;
第二是山西省西南部汾水下游一带。
考古工作者在上述地区持续进行发掘调查。
1959年发掘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更具有典型性,而且碳14测定的年代集中在公元前15世纪乃至更早的时期,和夏朝的存在的年代正相吻合。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随后在这个地方进行集中的发掘,将它命名为“二里头文化”,成为探索夏朝的关键性对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发掘在二里头文化遗址数以百计,分布在河南全省、山西南部到陕西东部,北面到达河北南部的遗址上面进行发掘。
从年代来看,这些遗址要早于邻近的郑州二里岗商文化遗址,所以很多人推测它很可能就是历史记载中的夏朝遗址。
进一步把它放到整个中原考古遗址中去定位,那么就呈现出从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到中原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到二里头文化到二里岗商文化的一个序列,看出了一条新石器时代以来文明发展的脉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