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别人有两种经典的误区:
第一种,是将人分类,贴上星座、血型、地域和水逆的标签,实质上是在降低他的独特性;
另一种,是急着求共识,急着说“我懂你的苦衷”。可是,我们真的懂吗?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安慰别人的话,通常都只是结论。
比如说“人生就是要往前看呐”,“赶快从自己的情绪里面走出来吧”,“不要这么悲观嘛”,这些都是结论,在当事人的耳中听起来,可能都像风凉话一样。
这些结论,是需要当事人经过面对自己的情绪,长时间地消化之后,才有可能达成的结论。
最真实的面对情绪的态度,有可能是“不用催他,等时间到了,他自己就会走出来了”。至于什么叫做“时间到了”,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决定。
别人在倾诉的时候,只需要你倾听,而不需要你说“我懂”。对于别人或者是自己的情绪,保持着“不知道”“不懂”的态度,其实是很美妙的。
面对复杂的情绪,不要为了追求方便而粗糙地归类,不要追求有效率的秒懂,也不要追求能够一次搞定,永远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