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书架的时候,又把《向上生长》读了一遍。
写作其实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没有输入很难有输出。但是,光输入不输出,其实读过的书,或者是脑海中闪现的念头,如果不付着于笔端,把它写下来。这只能算是无效的输出。就像海边沙滩上无数美丽的贝壳,如果你不把他捡起来,也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而已。
我年轻那会,曾经笑着说自己没有思想,要40岁以后才开始写作。等到我已经看到40岁的大门了,发现自己的文章还是没有思想。这才发现,思想不是等来的,是从实践中来的,是从读书来的,是从阅历中来的。
很多新媒体作家,其实卖的都是基于阅历的信息差。
阅是阅读。历是经历。
经历对大多数人人来说,都是相对固定的。阅读则不同,比如你每天晚上都读一会诗词,估计十年以后,气质都会大不相同。
所以,在今年的5月份,我才立下了写满100万字的FLOG。孩子大一点以后,明显心绪平和太多了。每天写2000字,也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最近差不多都能在一个小时搞定这2000字。
我也不知道写作是为啥。我也不太愿意接约稿。可能我还在享受这种想写就写,相对比较轻松的过程吧。
无论是学习还是写作,干一件事情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或者是现在。想做的事情,决定开始就可以。不断地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你的目标就会清晰了。但大部分人,真的就死在了这个时间点之前。
希望我能坚持写完这100万字,同时能在写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目标。
怎么坚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越简单越小,才更容易达成。因为你不要为难你自己。你不为难他,他才能给你干活。是的,我们体内都住了一个你根本不了解的人,你得多和他沟通。
决定读书也是因为如果脑子空空如也,什么都写不出来呢。如果我想持续不断地输出,就必须依赖积累。
还有,碎片时间真的太多了,如果你想做出点什么,必须找有意义或者你想干的事情来抢占这些时间。
闲着的时间我都在微信阅读。这个阅读软件目前就我来看,是真的好。我想读的书一般都能找到。而且会自动地推荐好书。
睡觉前最爱的还是KANDEL。看纸质书的话,会影响孩子的睡眠。
偶尔喝茶的时候,才会捧起《读库》看上几页。至于那一整套《资治通鉴》,想的是一年读完,估计三年也够呛啊。
做一件事,做一周没什么用,做两个月没什么用,但如果你能坚持五年,绝对能折腾点名堂。
为啥呢?因为坚持做好一件事情一两百天的话,大脑会给习惯性的动作修高速公路。这种重复性的行为会让这个习惯深深地记录在你的行为模式中,终身受益。
重复就是力量,数量堆死质量。
以我为例,一开始写作的时候,我的编辑说,小学生也写的比我好,那种挫败感至今都记得。写作上自认为真的一点天赋都没有,但二十年的时间,我也能写出一本散文集出来。
比如绘画,五年前生二宝的时候,避免自己产后抑郁会崩溃,才开始拿起画笔学习工笔画。现在离山东省美协一步之遥。本来就是个爱好,硬生生地整成了专业。
这些都是我的爱好,当穿越时间的长河,哪怕间歇性的努力一点点到现在来看,也能发生质的变化。
也会收到很多人的咨询,比如说,“怎么能快速上手学会画画?”“怎么能写出好文章?”“你绘画好是因为有天赋啊?”
多数人干事情,特别想找捷径。比如“一夜暴富。”殊不知量的积累不顾是不能完成量变的。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足以谈天赋。
就像写作,我是写了二十年了。但是,我一开始写东西的时候,真的和作者说的那样,像吃屎壳郎一样难受,期间无数次想过放弃。还好我没有放弃,因为大脑真的开始给我修高速公路了。2000字的文章最多一个小时就打出来。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一个周也憋不出这些字来。
就像巴菲特所说,一个小小的雪球,从漫长的雪坡上往下滚,越滚越大,加速度,冲击力,规模都会成加速度的扩张,只是需要每天不停地往下滚,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