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365 <寻找跨越经济周期的系统机会>

10/365 <寻找跨越经济周期的系统机会>

作者: e4595c81eca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23:55 被阅读15次

李丰在混沌的一堂课,最近听了三遍,简记如下。

1.企业的快速成长,往往来源于三种机会,流动性机会,经济结构机会,周期性机会。比如过往20年的房地产,本质是抓住了流动性机会,房地产每投入1块钱,会给产业链带来8.2倍的杠杆效应,有效拉动GDP,于是吸引了大量的流动性进来,每次遇到问题时也总是在这个领域放水。如今房地产的资产总量已经高达400万亿,价格既不允许上涨,也不允许下落,要引导资金流入其他领域,类似美国2008年之后引导进入新兴产业,使得资金不被房地产这个黑洞吸走。

2.经济结构的机会。比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学生供应大国,有着廉价的长期的充足产业工人供给。为什么华为,腾讯可以在同一个研发项目上,同时配置两个团队攻坚/赛马。本质就是常年校招,技术人才的成本足够低廉。比如人口老龄化,对健康需求。

3.站在未来看今天,中国未来人口和产业结构,会更像日本还是更像美国?日本1970年之后人口几乎没有变化,1亿出头。美国人口翻了一倍,1亿多到3亿多。前者的产业工人的人口比例稳定。后者通过结构性引入技术人才,抓住了80年代之后的计算机,互联网,生物技术等几波浪潮。中国未来人口大体稳定或者下降的情况下,如何能像日本一样依然维持产业工人比例,而不至于产生结构性失业?那就需要把产业链的钉子留在中国,代工类的,可以被低成本国家吸引走的低端产业注定留不住。类似深圳周围手机产业链集群留下来了,才是稳定的长期产业链格局。企业要思考自己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和分工,是用更低的成本做更低的业务,还是在帮助产业链升级,带动更大的格局。

4.中国从最大的生产资料加工国,到GDP增长大国,到最大的中产阶级国家,到最大的消费国家,是不可逆转的经济规律。美国,日本在1950年之后都出现过类似的现象。都说2018年很难,实际上往回看1978年,1988年,1997年,2008年,2014年都更难,但也都过去了。每到国家遇到重大的困难节点时,都会倒逼改革力度,都会放开一些垄断领域的机会,都会有一定的政策进退。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打开的领域没有收回去的案例。这是执政人的水平和创业家的幸运。

5.洞察中国未来5-10年不变的机会,就看自己做的事情,是否能满足当下中国的几个要素。能否集齐龙珠,呼唤神龙。

10/365 <寻找跨越经济周期的系统机会>

听李丰演讲,很像听一个从未来穿越回现在的智者讲述,或者像一个预言家充满着智慧的箴言。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是吃流动性,是帮助产业链升级,是帮助企业增长,还是顺应中国经济结构的必然方向?

如何判断一个趋势必然要发生。就看如果不发生的话,会不会发生更可怕的事情和代价时,比如强烈的供求不匹配,民心稳定/就业,生活稳定/通胀受到威胁时,则此趋势一定会发生。这是思考趋势时,一个很有穿透力的思维方法。

站在未来思考当下,长期思维+时间的朋友,这是一个今年要反复琢磨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365 <寻找跨越经济周期的系统机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xa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