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千钻好作者读书会每天300字文字゚灵感💋
【听课】中国未来5~10年的系统性机会(一)

【听课】中国未来5~10年的系统性机会(一)

作者: 心甬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6:19 被阅读1108次

文/心甬

这是李丰老师在主题为《寻找跨越经济周期的系统性机会》演讲的下半部分,心甬依然会根据内容分为三次展示。

根据对中国2018年及以前经济发展的回顾,来分析在国内什么是经济、创业和相关的机会。

从两个角度同时来看创业和投资的机会:

第一,如果有流动性溢价的机会,会发生在未来中国的哪些行业;

第二,从中国的结构变化来看,在未来5~10年什么事是中国经济所需要的。

为什么会有科创板?

政策、经济、结构、社会和资本市场都在做同一方向的事情。

50年代的美国(总人口1.5亿)

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约等于美国1941年的水平,两者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产业升级后的美国(总人口3亿)

2014年,80%人口从事服务行业,且劳动力人口翻一番。

通过吸引新技能劳动力的净流入,来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日本的变迁,坚持以“日本制造”作为工业立国之本

1950年起,依托重工业等传统资本密集型产业,GDP以年均10%左右高速增长。

受1970年代石油危机影响,倒逼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向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型转型。

总人口,1967年1亿,2010年1.2亿,现在还是1亿。人口没有净增加。

中国会更像美国还是日本?

中国的现状:有7.8亿就业人口;工农业人口加起来接近5.2亿;抓住科技升级的机会,伴随五亿人口进行技能转化。

中国需要将劳动力就业比例较高的制造业长期留在中国。但是,制造业中会有一部分因人力成本升高而转移走。

日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提高整个产业链链条的价值总量贡献,即提升产业链的总体附加值(品牌或技术)。比如华为。

单纯代加工没有技术含量,一定会被转移。

存量人口国家需要制造业缓慢转移,以便有较长时间进行劳动技能的转换,避免因就地转化而出现结构性失业。

中美贸易战的焦点是产业链上的钉子,能够在整条产业链上提供足够多的稳定性关键价值,使得产业链被钉在中国。

(未完待续……)


【我是心甬,开启投资写作之路,希望有你同行,砥砺精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中国未来5~10年的系统性机会(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nzo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