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意大利的西西里小岛上,她,黑亮的波浪秀发,时髦的短裙丝袜,充满情欲诱惑的高跟鞋,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勾人遐想,一颦一笑都叫男人心醉、女人羡妒。玛莲娜,像个女神一般,征服了这个海滨的天堂乐园。
惊为天人的玛莲娜,丈夫是一名士兵,赴前线抗战,父亲是一位教授,即使她每天深居简出、安分守己,也难逃这个小镇上男人对她的觊觎、女人对她的诋毁。丈夫阵亡的葬礼刚刚结束,父亲又在敌机轰炸中身故,玛莲娜变成了孤苦伶仃的寡妇,小镇上所有的男人都成了机会主义者,想借此揩油一解淫欲,她也瞬间从女人心中的假想敌变成了全民公敌。
“荡妇”的罪名不需要任何事实依据,仅仅是因为你太过美丽、美到无人企及所以大众一定要侮辱诋毁你,让你低到尘埃里。玛莲娜成为荡妇是小镇上所人的心愿,男人可以用钱买来曾经高不可攀的女神一夜,女人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俯视比自己光艳千倍的女子。
在生活的碾压和舆论的倾轧下,玛莲娜真的成了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女。战争中的妓女服务对象当然也有敌军德国人。
这是意大利人文导演朱萨佩·托那托雷寻找三步曲之一,英文翻译为《玛莲娜》,台湾版本翻译成《真爱伴我行》,我觉得都不如中文片名《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读起来就像一段尘封的往事,有唏嘘、哀叹还有物是人非。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每次看都像初见一样震撼。
战争中永远充满了宿命和戏剧性,法西斯战败,满大街是庆祝胜利的人群和重获新生的笑脸,然而一个人中年妇女像突然想起又像蓄谋已久地说道:我们去好好惩戒下那个荡妇,她该受到惩罚!
于是一呼百应,众多妇女将玛莲娜拖出屋外,在众目睽睽之下,撕扯她的衣服、抓烂她的皮肤、甚至用棍棒击打、用皮鞋踢踹,直到剃光她的头发、打得她遍体鳞伤,鲜血淋淋,众妇女终于出了一口恶气。她们对玛莲娜的憎恨远远超过了对德军的厌恶,德军来了,男人还在,玛莲娜来了,她们的男人失守,自己没有任何反击的利器。此时,假借惩罚服务敌军妓女之名暴打玛莲娜终于让自己在已经失守的“阵地”面前威风了一把,在大庭广众之下摧毁这尊女神像,是西西里岛小镇上每个女人梦寐以求的夙愿。而将之奉为女神的男人,没有一个在这场疯狂的残害中站出来施以援手,这就是男人,如此怯懦。这情景多像新闻中屡屡爆出的被原配当众殴打的小三,威风凛凛的原配率领众人如反败为胜的将军,小三被扒光破相颜面扫地,而这场争端的原罪——那个男人却可以置身事外,成了旁观者。
好在,还有一个男人愿意守护她相信她找回她。她的丈夫并未阵亡——这一切真是绝妙的讽刺——当回到家中遍寻玛莲娜而不见,听到各种流言蜚语,也毅然踏上寻妻之路。
当两人挽着手再次回到这个毁灭她的小镇——虽然衣着已经不再时髦性感,虽然脸上已经写满了沧桑和艰辛,但体面地回归,迎接着小镇所有人的目光,需要多大的勇气,又是对世人多大的嘲讽?
影片结尾,玛莲娜去市场上买东西,曾经视她为仇敌的女人竟然主动和她打招呼,很快,又是一呼百应,这友好的氛围迅速传递,这份热闹热情都让人恍惚这真的是曾经那个凶残可怖的小镇吗?
这是一笑泯恩仇的既往不咎吗?难道在那些大打出手的女人心中就没有一丝愧疚吗?在她们午夜梦回的时候就没有过对自己的厌恶吗?
人性是善恶交织的混沌体,谁又是无辜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