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越过内心那座山》读书笔记2

《越过内心那座山》读书笔记2

作者: a迎春 | 来源:发表于2022-11-18 14:14 被阅读0次

接上篇

第七个牢笼叫作僵化思维型牢笼。

人没有必要非得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个就叫作心理灵活性。心理灵活性是我们拥有的力量之一。

“灵活性能让我们自信,而不是咄咄逼人,不会让我们感到被动,更不会被动攻击他人。”

用陈述语气表达,给对方一种信息,也让对方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他们的希望和担心,这也能让对方建立自信。

在冲突之中保持自由的关键就是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更不要控制对方。

如果我们能够走出僵化思维的牢笼,尊重他人和自己的不同,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我们的生活会从容很多,不需要为了正确天天跟所有人争吵。

第八个牢笼叫作怨恨型牢笼。

只有你能够感谢对方,你才能够从对方身上感受到爱。

“学会做些不同的事”,这是走出怨恨型牢笼的方法。

第九个牢笼叫恐惧型牢笼。

就是我们总会害怕一些东西,总会有很多的恐惧和担心。恐惧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能跟爱共存,当我们有恐惧的时候,爱就会消失。

那走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呢?你列一个恐惧清单,列出你真正怕的事有哪些,1、2、3、4、5,全部写下来。

写下来以后,仔细地看看哪一个是有可能发生的。哪一个恐惧是真的会发生的,打一个钩,不会发生的打个叉,那你的恐惧就会少很多。对于打钩的那些真的会发生的恐惧的事,想想看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事来预防它。

第十个叫作评判型牢笼。

老子讲:“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我们讲“师资”就这么来的。你可以有老师,也可以有资粮,你可以从这些人身上看到你需要改进的地方。

所以不需要通过评判的方式,来早早地划清自己跟这个世界的界限,不用给别人下过多的定义。

第十一个叫作绝望型牢笼。

希望是什么呢?希望代表着好奇心。就是我知道人生会有很多的磨难,我知道未来会有很多的“黑天鹅”,我知道人生会有很多的痛苦,但是好奇心告诉我,就算有了那些事以后又怎样。这就是真正的希望。

最后一个牢笼叫作不宽恕型牢笼。

“沉默的愤怒是一种自我毁灭。如果你不积极主动、有意识地释放自己的愤怒,而是一直抱持着那些愤怒,你的身心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应对愤怒的最好方法是学会引导自己的愤怒,然后使之慢慢消散。”

她说:“我不能说每件事的发生都是有理由的,也不能说不公平和痛苦是有益的。但我可以说痛苦、艰难和困苦是帮助我们成长和进化的礼物,它帮我们成就自己。

相关文章

  • 《越过内心那座山》读书笔记2

    接上篇 第七个牢笼叫作僵化思维型牢笼。 人没有必要非得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个就叫作心理灵活性。心理灵活性...

  • 越过内心那座山

  • 《越过内心那座山》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

  • 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四个心理学原则。 1.习得性无助。 2.认知行为疗法, 3.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

  • 《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被自己或有心或无意隐匿起来的心结。本书作者——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

  • 《越过内心那座山》读书笔记

    听了一本书《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是一个进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犹太老太太写的,她叫埃格尔,那年她才16岁。 在这本...

  • 越过内心那座山阅读随笔2

    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心智的僵化状态,它将你困在过去、困在痛苦中,让你总是在思量自己的失败和损失,总是在头脑...

  • 《越过内心那座山》解读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1944年,她16岁的...

  • 读《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我也有内心里想要越过的“那座山“。 这本书的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1,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2,学会习得性乐观! 3,改变自己对外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过内心那座山》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am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