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71350/66ab27f009383334.jpg)
是哪里的古筝管弦如此悦耳悠扬?是在那樱花盛开的小巷,还有那垂杨婆娑的河边堤岸。
美貌年少的富家女子携手夫君,在这春和景明的时节一同踏青游玩,欢声笑语传出老远。
可怜贫苦人家的女子年龄已经迟暮,却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宿。她就像那正午的太阳、三月过半的春天,最美好的年华眼见就要逝去。
目睹别人的欢欣快乐,对比自己的寂寞孤单,她暗自神伤,归家后辗转难以入眠,唯有房梁间的燕子能够听见她的低声叹息。
该诗的首联与颈联当并作一起理解,生动描绘出富贵人家女子的美满生活。在颔联与尾联中,视角转向穷苦人家的女子,描摹出她的苦闷和失落。
作者创作这首诗有自己的寓意,他将自己比作诗中的贫家女子,以自己在仕途上的长期不得意,比作女子久久难以觅得如意郎君。仔细一想,两者的境遇和心情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溧阳公主:南北朝时期梁简文帝的女儿,貌美非凡。诗中用以借指富贵人家的女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