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年,常常会听到许多人说这是一个缺少信仰亦或信仰崩塌的时代。总有许多智者会批判人们因为有了物质而丧失精神的追求,会因为物质好而金钱视为唯一的追求。而我总深深疑惑,为什么物质上的富足会和精神的缺失一定是对立关系?为什么物质的追求就不能算作信仰?究竟什么才能被称之为信仰?
我问了许多人,从同龄的朋友到尊敬的长辈,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的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即在许多人的理解下,信仰被理解为:为了崇高价值而对自我利益的无私奉献。具象化的表达则有为党和国家服务,致力于学术研究,崇尚宗教,热心慈善……令人惊讶的是大部分的回答实质上都可以归纳为社会责任的承担与精神的慰藉,更深的相似则在于自我利益的让渡来实现社会福祉的最大化。如别德玛所说,在普遍认同的观念下要保持必要自我观念的独立性,而我们似乎也不敢轻易认为这叫做信仰,在我浅薄的理解下,会直观的认为这是人类在越来越整体化下自我意志迷茫下的一种现象,它或许是信仰的一部分,但不不敢把它称之为信仰。
并不认为精神和物质在当下的中国是对立的,或者说信仰的断层不根属于物质和精神的矛盾,似乎这点可以被西方国家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共生所佐证吧;同时我也不认为物质的追求不能被看做是一种信仰,因为按社会福祉和精神慰藉相似于信仰而言,物质的追求同时也满足的以上两点要求,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追求者本身的快感。冥冥中感觉许多人会天然认为物质是低端的看法,其实只是一种长久得到的厌烦感,放在传统中国之下,能在士人社会下认可物质追求本身并坚持从商的,似乎也是一份伟大,所以我倍感疑惑。
渐渐地发现,也许缺少信仰或信仰崩塌本质上来源于迷茫。在这个时代下,因为获得了太多以前所没有拥有的东西,从物质的满足到每个人平等与自由的权利,人们的思维范式却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时代,依赖与被奴役的惯性思维让人们在这个理想构建的时代中无所适从。生活的竞争愈发激烈,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却难以有效的表达,我们选择了最简单的道路,向传统回归,用随波逐流简单化的功利观来使自己活得不那么累。似乎更巧合的是,在这个寻求高速发展的和平时代,金钱功利观的结果论被时代广泛需要,我们的个人价值通过物质的成就的方式得到了最简单,最直接的证明。
越发不明白这个奇妙的世界,人们不断朝着理想的希望向前行走,却承受不了理想本身的魅力,渴望着被鞭打。
我个人觉得信仰是直面思考的权利而选择思考,而保持和拥有这份信仰的是将自我意识和社会整体意识做到完美的协调与统一。所以,这不是唯一的信仰崩塌的时代,而是人类似乎从来没有到达过信仰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