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绩还是没变
遇到一个学生家长,希望我给学生一个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我给了,学生看了,成绩没有变化。我也发现学生在学习时会画思维导图,有自己画的,有家长带着画的。思维导图画完了,成绩依旧没有多大变化。
有变化的地方是一些基本的概念题答对了。对于有难度的题,不会还是不会。
我就曾对学生说过,数学考试开卷和不开卷一样,就算把这道题用到的知识点都摆在你眼前,你也不一定能把题目做出来。更何况我们只是借助思维导图记住概念呢。
2️⃣ 思维导图被夸大
在阅读《学习的逻辑》这本书时,作者的解释很有意思,商家会夸大思维导图效果。
没想到吧,你看到的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是假的!就像是广告中红烧牛肉面中有大块牛肉一样,假的!虽然对学习对记忆有帮助,但可能没有商家说的那么神乎其神。
而且思维导图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来说,效果也不尽相同。文科、小学知识等偏向记忆、偏简单的知识比较适合借助思维导图记忆。理科、难题,思维导图的效果就会弱很多了,甚至没效果。
所以不是思维导图失效了,而是你看清了思维导图更加真实的一面。
3️⃣ 题型导图
题目难,仅仅记住知识点还是不够的,要记住题型。一个知识点涉及哪些题型,一个题型涉及哪些知识点要清楚。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必须直面事实:知识的掌握不单是记忆的堆砌,而是理解与应用的结合。学生能够回答基础概念题,表明知识点已经记住,但对于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对复杂题型的能力却未得到提升。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链接起来,并加以实际应用。
题型导图的引入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绘制题型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记忆阶段,而是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如何在不同的题型中发挥作用。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忆力,更是深刻的理解和高效的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