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拿到新书《巨人的工具》,这本书比砖头还厚,翻开来,看到作者讲他写书的过程,非常吃惊。你遇到过笔记狂人吗?这本书的作者蒂姆·费里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从18岁开始记录每一堂训练课的内容,存下来的笔记本放在他的书架上,排列起来有两米多长。而且,这只是一门课程的笔记。
这看起来很疯狂,作者解释说,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一次学会的东西终身受用。比如,当他翻出过往的照片,想成为当时的样子,他就会重复照片拍摄之前8周的训练和饮食,然后变成照片上的状态(会有不可改变的差异,毕竟岁月不饶人)。虽然事实并不总是如此,但通常他都能做到。
除了自律,还有可依赖的有效路径,是这些主要因素,保证了费里斯能够回望初心并把初心落地。
最近在一些小事上犯了忘记初心的毛病。举个例子,给别人寄样书,因为办公室没有样书了,就等着负责渠道的同事去调样书,这虽然是正常流程,但是没有关注到别人用书的目的,确切地说是对时间有要求的。等到样书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在别人开课前把书发到了。其实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和发行的同事沟通,直接从库房从书发走,这样就省去了调样书的时间。说起来这是非常小的一件事,但是问题就出在,我对于所服务对象的目标关注不够,这才是做事的初心,不是吗?
后来虽然协商解决了,但我一直心内不安,既然领受了这样的任务,就要倒过来想,怎样才能让被服务的人有上佳的体验。樊登提到过三个工作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其中,以终为始其实贯彻的就是初心思维。这个思维里有目标管理、流程管理、行动力管理,具体做事的时候,需要细思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