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初三学生即将毕业,我觉得禁锢在自己身上的压力得到释放。昨晚,我花三个小时时间去做了一个新发型。所谓新也不是追求时髦,美发师给我搭配一个亚麻色把白发遮盖,再把头发修剪成可以随意散开的中长发。我可以披着,也可以简单扎个马尾。造型刚弄好的时候我有点不适应,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几个小时之后我开始找到休闲的快感了,随意披散的头发多了些灵动,举手投足间人也活泼开朗起来。马上就可以放假了,我要好好享受难得的清闲,呵呵,从学会披头发开始。其实,我还有一点小私心,这个月有好几次参加婚宴的机会,我想打扮一下自己,女为悦己者容嘛,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点,让我家刘先生走在人群中更开心。
昨晚小邵老师和小朱老师都打来电话,邀我今天送考穿旗袍。我没答应她们,因为开考务会的时候秦校长说得明白,全体送考的老师穿校服,这也是往年的惯例。我是不赞成老师为学生送考穿旗袍的,家长那样做无可厚非,天天给学生上课的老师突然在这一天穿旗袍,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我更不相信老师穿旗袍,学生就能考得更好。不过,我还是静心打扮一下自己,即使穿校服我也穿出很美很干练很精致的感觉,这是我的修养,让学生看出我爱他们、很用心的对待他们就足够了。
特别浏览了一下专家对平常心送考的建议,值得借鉴。中考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足以影响未来的考试。除了学习和准考证、铅笔等等的准备外,还需要知道下面三个重要细节。
一 临考时的心理建设,考试最佳的状态应该是“心无杂念”。这时候任何和考生的交流都可能造成心态的变化。任何影响考生心态的行为和语言都该尽量避免。比如,考生要进考场了,家长苦口婆心的叮嘱:一定要考好啊,你是爹妈的希望,你要对得起我们啊之类的。这种话是没错,但这时候讲。有可能考生在考试的时候,爹妈辛苦的样子还会在脑子里面“播电影”。影响发挥。另一种容易影响考生的话题是:你等会考完了我们去吃XX,美食这种色香味俱全,刻在记忆里的东西,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影响发挥。当然更不该说的是,如果你考不好,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恐吓的话。正确、但没用的废话,不要和考生去讲。心无杂念才能最佳的发挥。考试期间最好是能够顺着考生的话题来交流。
二 到考场的时间并非越早越好,过晚到考场肯定会影响心态,但过早同样如此。考生过早到场,无所事事的时候就最容易胡思乱想。这当然不光是考试,面试、各种竞技,体育比赛也一样适用。传说剑豪 宫本武藏 岩流岛比武,就是故意迟到了几个小时,让对手心态变得非常急躁。时间把握也需要考虑意外情况和交通、天气等等。如果不确定因素太多,太难把控。那么过早到场还是比太晚赶时间要好。有条件的话最好在考场附近的酒店旅馆进行准备,这样可以掐点进考场,考前可以看书复习或是休息。如果没有这种条件,那提前到考场周围的咖啡馆、甚至是小饭馆,在里面备考或是休息也是可以极大缓解人的紧张焦虑的,并且还可以给考生建立一种“主场心态”。面对考试会更自信。
三 考试结束后要小心意外情况,和高考情况还不一样,中考以后大多数学校的同学还是会待在同一个城市里,这时候同学间的矛盾积怨很可能会爆发。家长往往难以察觉孩子在学校里是否有这些不稳定的情况。大多数人在最后都一心放在考试上,这些矛盾反而成了盲点。每年的中考以后,都会有学生间寻仇打架的恶性事件发生,特别是初中学生还处在心理发育阶段,下手往往不计后果。这时候不光要留心男学生的状态,女学生也要特别留意,不要给别人伤害你的机会。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每个学校都可能有那么几个不学习、爱打架,初中就开始耍流氓的人渣。因此考完了以后这段时间也要格外注意,哪怕就是在家打游戏看电视剧,也尽量不要去参与同学们的活动。平稳的度过这段凶险时间。
佛学里有两个概念不好解释,更多的需要体验,在体验中明白。一个是“心”,一个是“见”。
“心”、“禅”、“智慧”等核心词汇与佛学的原意有大的差异,只有反复诵读佛经原典以及身体力行,才能触摸得到真意。觉真法师认为:心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这些都是心的工具。从心的表现形式来看,心为一念,即一个一个连绵不断的念头;从哲学意义上看,心既是物质也是精神、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既似物质又似精神的主客体相结合的宇宙本体;从功能上看,心至大而无外、至小而无内;唯识宗认为,心是身、意、识的共同体。
心是由八识组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其中包括了明了意识、散乱意识、睡眠意识以及定中意识。阿赖耶识是根本心识,是前七识的综合体系,它包括业力、信息和种子三大部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宇宙]的一切物质、生命及精神等所有现象,都以种子的形态储存在阿赖耶识之之中。 在一切种中,是因,也是信息;是果,也是能量,如果说信息即物质,那么因果不灭,也正是信息与能量不灭。西方心理学借鉴了佛学的很多观念,将人的意识分为显意识与潜意识,但!永远难以懂得禅定的智慧。
对居士来说,一边发心学佛、一边持戒不严是常见现象。法师说:破戒了,可以忏悔、改正、消除,破戒不可怕,可怕的是破见。见,就是从善拒恶、知因识果的人间正见,只要一个人还有惭愧心和感恩心,就始终抱有向上的机会和动力。有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体悟“见”的含义——觉真法师说:“只能面对幸福、不能面对苦难的人,一定活不久;即便活着,也活得不开心、不耐烦,这样子很危险!”——《心的大学》
可能是年纪渐长,我还是愿意读这样的书,散文里的风花雪月、小说里的悲欢离合、哲学里的头头是道已经不能吸引我的目光,我更愿意看一些让自己内心安静的文字,或许我本身就是一个安静的人,看这样的文字我能为自己找到安静的理由、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在文字里汲取营养,就像人每天都有吃饭一样。
说到禅宗,有三个有趣的问题许多人都问过。
其一:既然禅宗不立文字,为什么相关的书却越来越多?这个问题,如果遇到大师,他可能反问你:“那鸟为什么需要唱歌呢?”这种不是回答的回答就是大师的回答。我们比较浅显的理解是:“为了使人了解不立文字,往往需要很多的文字。”有道理!
其二: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怎么理解?
在中文词典中唯我独尊是指自私霸道。但佛陀原意所指的“我”应该是人身中的佛性,即如来藏,他来到人世间演示由人成佛的八相成道,其要旨是尊崇众生。所以,与其说唯我独尊,不如说以众生为尊,就像从石中取火一样,真正的佛性都是在服务众生的艰辛过程中才得以呈现的。
其三:释迦牟尼佛现在哪里?
以法身而言,佛陀无处不在,就像一位禅师所言“就在自己的脚下”。以报身而言,整个华严世界都是佛陀的净土道场,唯有皈依三宝才能通过戒定慧走向解脱之路。以化身而论,佛陀的一万六千大弟子仍然驻守在尘世,任何生命意义的开示都是其幻化所在。
说起修习佛法,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人说,最重要的是抛弃依赖心!
修行人走路有心在意,连掀起的微尘都具有亲和力。还有很多修行的人“虎视牛行”,既像老虎一般精神内敛,又如老牛一般步履稳重。心中亲和,就会产生步步起清风的效果。
想起一件心里疑惑的事儿:使用手机的人大概都知道有“拍照识字”这样的app,就是用手机拍照识字再进行文档编辑。不过,一般都是要付费的。有时候为了写论文或工作总结的需要,我也会使用这样的付费软件。但是我感觉有欺骗性,因为它们提供的付费有按月计、按年计,我常用的是99元两年,有一次我还没忍住支付了368元终身免费!结果你们大概猜到了,我没有终身免费,甚至99元两年都当不得真。付费之后,当时觉得解了燃眉之急,可过一段时间,大概算着你已经忘记了付费的具体时间的时候,它会再次提示你该付费了。这样的事情我反反复复经历过几次。绝对不用做不到,完全免费也没有,经常付费又觉得自己被欺骗。呵呵,不知道如何处理,好在我并不烦恼。
今天我们搬到临时的办公室里,准备陪伴学生完成三天的中考。办公室很简陋,好在大家都有手机,身边多少都有几本没看完的书。
恰在今天,我看到一段文字: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当我们放弃思辨开始决定生活的时刻,意义就产生了。所以,做什么都对、怎么做都对,只要你能获得快乐。
什么是快乐?把不快乐放下,就是快乐。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在于境界,而非条件。当你的生活充满了压抑和算计,那就与开心无缘了。
愿意操心的人,永远有做不完的事,他们往往是提着气去没事找事。只有把心放下来,才能慢慢体会到另一个自我。
所以“开心”就是打开心量,即不以所见、所听、所接触为对境,把心专注于当下。
人生的丰饶,总要用时间去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