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五篇 《自卑与超越》有感

第五篇 《自卑与超越》有感

作者: 侯兵 | 来源:发表于2017-05-24 23:29 被阅读0次

近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看一些心理学类型的书籍,总觉得人的心理非常有趣。复杂不可琢磨又和自己息息相关,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就听了一下《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籍,因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可能看很多书籍都需要一定的训练,现阶段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紧张,只能通过先行者的眼睛来阅读。每次都能收获颇丰。

自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书中给我们一个很正向的理解,自卑常常发生在你面对人生中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的体验,所以是应对困难的体验,当我们没有困难的时候,我们就没有自卑,如果所有的一切都到达最美好的状况,我们没有自卑,我们就没有可以进步空间,我们就无法超越,所以正是因为自卑,我们才能完成超越,所以自卑是一件好事情,就我的理解自卑情结很容易让人对事物产生敬畏的心理。

说中提到,我们人类一直被三大因素所束缚,第一点是为了与地球资源更好的共存而必须进行工作;第二点因为个人能力的有限,所以在生存过程中必须要和其他人配合,第三点是为了繁衍后代必须面对两性关系的处理,简而言之就是我和职业,社会与性之间的关系。

从这三个束缚来解读自卑情绪就比较方便。

很多时候,谈起自卑,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有这样心理,可能从来没有去了解过他,书中从我们幼年的时期的早期记忆然后到后来的社会学习生活,非常细化的说了我们之所以会产生自卑的原因。这一点我就有很切身的感受,从小的时候父母基本都没有教过我什么,只是知道把我养大,回想到早年的最让我受伤的记忆是我做错了一件很小的事情,我妈妈用非常让我恐惧的声音和态度说了我,没有理解我的行为就把我当作异类一样的进行语言暴力,说从来没有看到小孩子会去捡地上的卫生纸回家,你是不是不正常,而且在我长大的时候还经常提及这件事情,不断的让我回想到当时的场景,让我陷入不断自我责备中,从这个早期的记忆中,妈妈给我留下了这个阴影,让我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总是不断的自责,自我否定。这个是我听书的时候最大的会议,因为早期的家庭影响,让我一直有这个倾向。慢慢的进入学习,父母教导我的一直是别人的孩子怎么样,为什么我总是做不好,因为不断的自责,自卑,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去证明自己,在这种竞争中生活,现在想象一直受教育到现在,我的老师们给我灌输的观点都是要去竞争,要超过别人,从来就不会关心你的心理,我相信我周围或者很多成绩特别好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从来没有被理解过,从来没有人过来和你谈谈自卑怎么样,怎么解决。每个人因为对自卑的理解程度不同,最后导致的行为也不同,自卑在想我这样的人当中表现得形式就是要寻找优越感,我们需找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去学习,去考出好成绩而已,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解读,因为在学习里面被当作模范,所以没有被很多人批评,探头论足,很多时候是被表扬,满足了我们的优越感,而一些成绩一时不好的人,可能一次没有考好就直接地被老师贴了标签,于是他们很多人就会用其他的方式来寻求优越感,有的人自大,有的人说风凉话,有的人是捣乱,或者退让,我们在学生生涯里面应该有经常见到,这是他们表现自我优越感的形式,我能这么做,你们做不到,这就可以了。这也是一种扭曲的理解。但是这在教学中大量存在的,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是这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应该去学一些这样的心理学的内容,知道我们教学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内在原因。

最后的没有正确理解自卑的人,都会做出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危害社会的事情。如果很可能那些挠乱的人最后成为小偷,强盗,用这样的方式在表示自己的优越感。而很多读书的人因为自卑等原因而自杀或者随便杀害他人,轻视别人的生命。

转向分析职业,产生联系,性三个限制的因素,我们会发现人在社会生活中少不了和别人合作达到共赢。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人脉,人际关系的处理导致共赢说到底都是合作。

所以我们会发现合作最容易导致成功。从来不会和别人合作的人最后都是失败的。这种的合作在三个限制中是自己和环境的合作,自己和他人的合作,自己和配偶的合作,虽然自己没有很深体会,但是我还是很高兴能了解到这些心理学的知识。书中提了很多建立联系方法,什么都不会都可以,只有你学会了合作,你的一辈子就不会过得太差。合作的好处这里不一一列出,一些资料上面都很清楚。合作导致共赢。只有合作才能让一个自卑的人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社会产生联系,才能让你的生命有价值。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呢,书中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心理学是对合作中各种缺陷的理解,是一个自我不断探索的心理历程,很有趣,所以会持续的研究下去。

第五篇 《自卑与超越》有感

相关文章

  • 第五篇 《自卑与超越》有感

    近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看一些心理学类型的书籍,总觉得人的心理非常有趣。复杂不可琢磨又和自己息息相关,总能在其中找到自...

  • 《自卑与超越》有感

    前一阵子看了本书叫《自卑与超越》,因为我觉得我在个别方面会产生自卑心理,为了一探究竟,准备从这本书中找答案。 不知...

  • 《自卑与超越》有感

    今天看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仅仅一个小部分就有很多感触。 生活的意义是为团体贡献力量。让我想起自己一路以来的经历...

  • 《自卑与超越》有感

    作者是阿德勒,与佛洛依德、荣格齐名的三大心理学家。《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为内驱...

  • 《自卑与超越》有感

    阅读《自卑和超越》了让我分清“想”和“做” 区别,认清在追梦的路其实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障碍的。要通过自己的实践...

  • 《自卑与超越》有感

    致拆拆 很抱歉,在收到你给我寄的书的第84天我才开始阅读。我花了几小时粗略的看了一遍,有很多地方直击灵魂。 ...

  • 2019-06-01

    《自卑与超越》有感(一) 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自卑与超越》 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 《自卑与超越》有感二

    青春期的所有危机感都会来自于对人生三大任务的准备不足 伴随自卑出现的,常常就是人们为了“解决”自卑而争取优越感的补...

  •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自卑与超越》,本书修正了精神分析的泛性论,从生命意义、儿童、家庭与学校的影响、个人与社会、职业及爱...

  • 读《自卑与超越》有感

    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既然是群居了,就离不开合作。基因也会让我们去合作,只是有些人用错了方法去获得他的价值感。 错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五篇 《自卑与超越》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ha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