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女儿视频聊天,女儿也阳着没有上班。说起花钱的事儿。女儿说:“你们的花钱理念不对。”
没有谈过多的理念的事。我和帅哥关心的就是她吃好睡好没有。看到女儿双开门的大冰箱里满满的,水果、蔬菜、牛奶、酸奶、面包等等一应俱全。没啥不放心的。孩子正要涮火锅,不想再打扰她,我们就撂下手机,关了视频。
现想起来,确实是我们和孩子的花钱方式上有些不一样。孩子完全是新式的理念: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我们那个年代,从小家里六七个孩子,大人一个月赚四五十元钱,父母两个人加起来不到一百元。孩子那么多,怎么能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呢?记得爸爸在外地,常年不回家想家里人了,妈妈带着我们兄妹六人一起照相,二妹的腿上还有两大块补丁。那时就是全家人的真实写照,一个挨一个,小的穿大的剩的就衣服,能穿上干干净净的就很不错。家里多亏有奶奶给我们缝缝补补,孩子们才穿得齐整暖和。如果没有奶奶帮助妈妈,可能我们会更惨。这是穿这块。吃的更别说了,每人每月四两油,那时猪肉都是用票的,听妈妈说买肉告诉卖肉的多来点肥肉,那样可以烤猪油。现在都是挑出肥的专检瘦的要。要想水果等辅食,那就更少了。就记得妈妈单位冬天分国光苹果,还有冻梨,冻柿子。这些平时是吃不着的,等过年妈妈给大家分 才能吃到。那时,不管是自家,其他家也如此。是当时物资极度贫乏造成的,不像现在物资极大丰富,只要你想到的,没有吃不到嘴里的。女儿这一批独生子女,从小以她为中心。想摘天上的星星,如果可以,当妈的都会想办法。
世道不一样。
我们那个年代,以勤俭持家节约为本。现在的孩子以满足自己心愿为本。
要想改变我们的消费理念不易,让孩子们向我们学习更不可能。他们还看不惯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呢?这也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时代不同,观念不同,不能强求一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