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的心灵成长、心智成熟的能力是可以学习的,就像在课堂上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一样是可以通过合理的训练锻炼形成。
这是一本关于心智成熟的书。作者是一个心理学家,书中讲述了很多真实的心理学案例。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923/a4b7f6b845334d22.jpg)
少有人走的路书籍从结构上,作者把这本书分成了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自律,爱,宗教和潜意识,我今天重点谈下给我印象深刻的自律与爱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自己对自律的定义
所谓的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并且给出了自律的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今天谈下推迟满足感,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不久前,一个30岁的财务专家来就诊,希望我能纠正她总是拖延的毛病。
我们先是用常规的心理分析,谈对父母的看法、婚姻问题、深层的恐惧等等,但似乎无法触及问题的症结。直到有一天,我们闯入了一个显而易见、但却一直被忽略的领域,才使治疗发生转机。我问她,“你喜欢吃蛋糕吗?”
她说“喜欢”。我又问:“你更喜欢吃蛋糕呢,还是蛋糕上面的奶油?”她兴奋地说:“当然是奶油啦!”“那么,你一般是怎么吃蛋糕的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923/7901400130774765.jpg)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还用问吗?我先吃完奶油,然后再吃蛋糕。”正如我预料的那样,她总是先完成容易和喜欢的工作,面对那些棘手的问题,她尽量回避。结果,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工作却拖延下来。我建议她从现在开始,在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棘手问题,而在剩下的时间里,工作就变得相对轻松了。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按一天工作七个小时计算,一个小时的痛苦,加上六个小时的幸福,显然比一个小时的幸福加上六个小时的痛苦划算。她同意我的看法,由于她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所以不久就彻底克服了拖延工作的坏毛病。
在我们的时间管理中总是谈到番茄钟吃三只青蛙,这里说的吃三只青蛙可不是真能让你吃的青蛙,而是指生活中和工作中每天对于我们来说有难度要集中精力解决的事情,如写报告,会议等,每天优先解决困难事件,解决后我们每天就会觉得一天都比较放松,也就是书中说的做事先难后易。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923/9dcff8e66956ee07.jpg)
父母之爱子应为之计深远。
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是做的最多,活得最累的父母,同时也是父母之爱子应为之计深远。控制欲太强的父母是做的最多,活得最累的父母,同时也是最吃力不讨好的父母。因为他们总是挥舞着“爱”的大刀,毫不留情地砍杀着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甚至包括孩子的自尊和人格。有时候我们的父母总是说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知道吗?
看到这样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说她有个女性邻居从她出生到现在几乎没有独立做过什么事情。小时候一直有个能干的奶奶,后来母亲退休了更是大包大揽,从大学填报志愿到毕业后相亲找老公,甚至今天该穿什么衣服都是妈妈来做主。
如今已经四十岁了,人却很“单纯”,每天吃完饭连碗都不需要送,换季的时候有人帮忙收拾衣服,把需要穿的衣服拿出来,可以说什么都不用操心。
刚结婚时住在婆家,结果跟婆婆关系很糟糕,觉得婆婆哪里都比不上亲妈,于是带着老公住回了娘家。虽然她在妈妈面前什么都不管,但对女儿的控制欲却很大,有一次她妈妈说昨晚孙女写作业写到一点多,一边哭一边写,因为女儿就坐在孙女儿旁边看着她写,只要错一点就擦干净重新写。
每次看到那个整天喊累,没时间旅游,没时间休息的姥姥,再看看四十多岁也还很单纯的女儿,还有那唯唯诺诺站在大人身后的女孩,心里总是说不出的难受。我们爱孩子,难道不是希望有一天他能够人格独立地离开我们也能快乐生活吗?
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育儿先育己,孩子因你而来,却并不属于你,她只属于她自己,他们渴望得到我们的爱,却不愿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在我们生活中其实这种过度控制的父母大有人在,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现在已身为父母的我们爱孩子应为孩子的将来做考虑,帮助孩子不断的成长走向独立也许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923/d2cc097907c5c0bc.jpg)
总结下,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我们爱孩子不是控制孩子而是适当放手帮助孩子不断走向成长,从而独立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12923/9d5321045653af21.jpg)
就如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