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爱变成信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当爱变成信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作者: 怒放的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8-18 16:35 被阅读0次
爱的诱惑

中级研修生聚会时,李克富老师聊起文学艺术中的精神分析,提到了茨威格的作品。茨威格作为奥地利作家,与弗洛伊德相交甚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心理描写向来为人称道。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扪心自问,同样身为女人,我能否做到如此毫无保留地去爱?答案是否定的。我既不能也不愿以自己的一生为代价,去守候或是换取一个男人的爱。

那么,这部作品到底有哪些震撼人心之处,让它成为不朽的名著?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有很多未实现的愿望,特别是幼儿时期的本能愿望,如果得不到满足,会一直驱使我们去寻求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人在重复童年期就已经写就的命运脚本。

比如对于安全感,爱与归属,尊重与认同的需要等等,越是与生存直接相关的需要,若无法得到满足,越是会执著以求。

回到小说,陌生女人在十三岁时爱上了自己的作家邻居,开始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把他当作爱恋的对象。情窦初开之时,对他人的爱恋往往是自恋的外延。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也发生微妙的变化,对于爱、亲密、性与人性,充满了幻想和好奇,虽然渴望却又不免羞怯。比起大胆的追求,刚刚萌生的情愫更适合放在心里,任其发酵,从而品尝酸涩又甜美的初恋滋味。这时,爱的感觉常常是内心的独角戏。

随着环境的变迁和自身的进一步成长,大部分人会走出初恋的朦胧,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与更多的异性有更真实的互动,从而慢慢走出最初的梦幻,变得实际而成熟。

小说中的陌生女人却拒绝成长。即便搬了家,她也拒绝融入新环境,拒绝其他的男人走进自己的内心,她固执地守护一份无望的爱情,这既是深沉的爱恋,也是极致的自恋。

这份固着到底为了什么?又为何会撼动我们的内心?

人人都有过对爱情的向往,都渴望如灰姑娘一般,被一份来自王子的爱照亮。爱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卑微和渺小,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伟大。即便没有被对方看见,爱本身也足以让内心充盈,且可以随时沉入白日梦,在梦中满足被爱的渴望。

特别是幼儿时期,若没被有品质的爱充盈过,没被父母充分看见过,内心就会对虚幻的爱有更多的向往和渴求,爱的缺失犹如一个黑洞,让人沉溺其中,无暇体会世界更多的面向。这时所追求的爱,其实与爱的对象无关,更像是个人对于爱的一种信仰。

陌生女人父亲早逝,母亲对她也不甚关心,童年起她就生活在灰暗和孤独之中,爱情犹如一道闪电,照亮她的天空,赋予平庸的生活以非凡的意义。从锁眼里观察作家的生活,期待与作家在走廊上的相遇,把所有的关切放在对方身上,让她既能逃离现实生活的清冷,又能在白日梦里获得精神的满足。

这份秘而不宣的爱情,赋予她存在的意义,同时寄托了她情感的需要。

我们每个人又何尝没有渴望过爱情,没有在青春的爱恋中吃过苦头呢?整个故事除了本身具有的悲剧力量,还与我们个体的经验有所交融,我们能从陌生女人身上,感受到对爱的渴求与执著,以及生命的幻灭与沉痛。

另外,小说中还有一种圣徒般令人敬畏的自我牺牲感。

陌生女人将对作家的爱当作了自己的信仰。她膜拜那个令她倾心的男人,以他为核心构建自己的生命轨迹,甚至完全无视俗世的种种诱惑。强烈的牺牲感,带来强烈的存在感。将生命献祭给爱情,从而也就摆脱了生命的无意义,获得了与崇高同在的力量。

还有一份孩子气的忠诚。这种忠诚是狭隘而排他的,除了作家,不能容许其他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当她不惜出卖肉体,以养育跟作家一夜鱼水之欢生下的孩子时,她遇到的男人,宠爱她,尊重她,然而她不为所动,或许也恰因如此,才激起那些男人的爱恋,这是人性的吊诡之处。

这种孩子气的忠诚是盲目的。越是成熟的人,越能看到并接纳对方真实的样子。陌生女人其实能看到作家的游戏人间,处处留情,能看到他内心的怯懦与冷漠,然而,她不愿面对这样的现实。她宁愿凭孩子般忠于父母的热情,以幻象撤掉现实,以漫长的等待换来一交错的荣光。这似乎很不理智,却也自有道理。似乎一旦背叛,就不再纯洁,内心的幻影就被打破了,那个忠于爱情的自我形象就垮掉了。实质的幸福远远抵不过幻想的魔力。

生命原本渺小,偶然地来到,又偶然地离开,我们需要内心的依止,用来解释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或明或暗,或强或弱,而小说中的女人,无疑拥有一份如洪流般汹涌而持久的热情,试图守候一份注定无果的爱情。这既是她的信仰,也是自我的投影。

自古多情女子负心汉,多情总被无情苦,在这幕不对等的悲剧中,既有人性的博弈,又有求而不得的悲壮,能够以近乎自虐的热情飞蛾扑火,追逐爱情的幻影,是人类精神的特质,由此而生的崇高感,会带来自恋的满足,更能触达我们的人性。

不朽的名作之所以打动我们,或是它的情节满足了我们强烈而急切的幼儿期愿望;或是它呈现出人性中的挣扎与矛盾;或是它让那些未被满足的愿望被我们看到。

“在别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泪。”在内心柔软而隐秘之处,我们有些共同的情结与情感。从某种意义来讲,欣赏文艺作品,也是将微不足道的生命与伟大连接的方式之一。

相关文章

  • 当爱变成信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中级研修生聚会时,李克富老师聊起文学艺术中的精神分析,提到了茨威格的作品。茨威格作为奥地利作家,与弗洛伊德相交甚笃...

  • 我爱你,与你无关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爱如那凉薄的白玫瑰,华而不实,朝生暮死。 书中那个陌生的女人就像仰首饮了一口爱情...

  • 2020-04-04

    《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执着、骄傲地爱着 篇名:《陌生女人的来信》 选自中短篇小说集《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听带读喊醒计划day1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171009彭彭喊醒计划d1今天一早状态满满的听了爱厉老师关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第...

  • 在爱的尽头拐弯

    在爱的尽头拐弯 —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有感 阅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佩服女主对...

  •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并不是所有的爱都渴望得到回应,也并不是所有的爱都需要双方的...

  • 学而思,关于爱情 d1。2017-10-09

    【LIUQIN 20171009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Day 1 学而思】 关于爱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事》...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近日看了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里话里竟都是梦呓。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

  • 爱就要勇敢的说出来

    听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故事,为书中陌生女人一生的经历感到非常痛惜。为什么她爱的那么自卑,爱的那么执着,爱的那...

  • 书摘:《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书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出版:北京燕山出版社 目录:·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情感的迷惘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爱变成信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jk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