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开始,尽管艺术品市场起起落落,但伴随着科技大跨度的进步和财富快速增长,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艺术品投资群体不断壮大,艺术品逐渐成为高净值人群选择的重要资产之一。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跨过中等收入线后,艺术品需求的主体快速下沉。在股票市场赚钱效应递减,房产投资面临限购和越来越大的风险,货币超发,通货膨胀预期明显的情况下,艺术品的投资地位逐渐显现。
在解决了基本生活需求以后,多余资金保值增值使人们对财富管理有了强烈的需求。在中国的货币发行远远超过实体经济需求的今天,超出的部分会溢出流向高收益的资产市场,导致保值增值较好的资产价格全面上涨。最近十年,艺术精品的投资收益率远远超过股票等资产,与中国的房地产一起成为高收益资产之一。
高净值人群与艺术品需求
2015年7月,福布斯和友邦集团联合发布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寿险市场白皮书》显示,在私人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士中,企业家的比例最高,其次是企业管理层和企业一般职员,前三者加起来占比超过85%。金融和贸易稳居高净值人群所处行业的前两位,总占比超过40%。同时,财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向以科技、新媒体和通信等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
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与收入和财富的分布联系紧密,当一个人的财富达到一定数量时,收藏文物艺术品就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必然选择。富豪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原因主要包括:
首先,文化艺术品收藏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文物艺术品不仅可以赏心悦目,与心灵对话,而且其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的传世价值,同时凝聚着家族或父辈文化理念的价值取向。文化艺术品收藏也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一种优质方式。文脉和家风的延续对一个家族的品格、观念、文化和修养等的熏陶非常重要。一个富裕家庭只传承财富,没有良好的家风文化基因,注定富不过三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会大打折扣。优质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延续价值会不断地体现和提升。世界上也只有文物艺术品可以历久弥新,价值具备永久性和增值效应。
在当今的中国,很多人在物质上富有,但是其精神世界却很贫瘠,这些人无法成为有高尚情操的人。精神上富足的人不仅正直、善良、自律,而且有良知,有担当,有涵养,知书达理,他们平等地对待和尊重每一个人,不会养尊处优地四处炫耀。这种精神力量的养成需要从小受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财富可以量化,但精神的高贵是金钱永远无法比拟的丰厚文化底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