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林军刚到百货公司实习那会,几个实习生住在商业局的宿舍里。百货公司在商业系统的八大公司中,属龙头老大。那时还是计划经济,股室齐全,专业批发部齐备,门店网点也多。
除了呆在办公室,去批发部和门店体验,也是他们实习的一部份。
一天林军刚好在百货大楼日化柜帮忙,当班的搭档的是个大眼睛的小姑娘,一笑,细白的脸上就露出一对酒窝。唠嗑后知道,她是接母亲的班刚来这工作不久。
中午时分,只见一瘦小中年男来到柜前,直嚷嚷前些天从这里买了“流货”(方言,假货的意思),要求退款。他声音很大,语言粗鲁,从口袋掏出东西摔在柜面。小姑娘脸红着退过一边去,林军朝那件包装盒一看:“XX霜”三字,顿时明白了几分。
“知道你买的这个是干什么用的吗?”林军忍住笑问道。
“牙膏。刷牙!”对方指指自己红肿的嘴唇,不好气地答。
林军乜了一眼玻璃柜,看见摆放整齐的牙膏下层,正是那个包装的产品。于是出走柜台,拉中年男过一旁耳语……
下午临近下班时,一个农民打扮的老汉来到柜前,指着XX霜的盒子说给他来一盒,吸取了教训,林军问道:“您要买牙膏是吧?”
“不是。就要那种。”老汉回应得斩钉截铁。
柜长阿姨从一旁过来,拿了盒给他,顺便多了一句嘴:“送人的吧?”
“明天家里卖猪仔,涂了它红红白白的,图有个好卖相不是!”老汉有点腼腆,嗑嗑叭叭又加了句“旁边屋的说他家用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