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课间的时候,我发现凌一峰鞋带散了:
“凌一峰,你鞋带散了,还不快系上…”
老师,我不会。每次都是我妈帮我系…”
怎么?都初三了还不会系鞋带?"我简直不敢相信。
妈妈总说我系不好,从不让我动手…"
"我的妈妈也是,我每次想自己洗碗,她总说,'去去去,你能干什么…' "一旁的王紫也插嘴…
联想到学校上周五的事情,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来期末家长会上必须老调重弹“家庭教育问题”。
话说上周五,一位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的聊天记录火遍了朋友圈:
那是在体育课上,一位学生的鞋带散开了,这自然会影响到他跑步,有几个同学开始提醒他,可这个同学置若罔闻,好像没听到。
后面体育老师也注意到了,要他马上把鞋带系上。结果这名同学的回答“亮了”:
我不会!等回家了叫妈妈帮忙!
一句回复硬生生雷到了一众师生,最后还是体育老师帮忙系好了鞋带。
该生班主任后来也知道了这件事,于是联系了学生的妈妈私信沟通:
老师:东吴妈妈,你好!
家长:老师您好!
老师:今天我向你反映一个情况
就是下午上体育课的时候,东吴的鞋带散开了
没想到东吴不会系鞋带,最后还是老师帮的
忙
家长:孩子给我说了,不好意思!麻烦老师了!
老师:嗯!说了就好!
是这样,现在孩子都上初中了,像系鞋带这样简单的事情你们应该放手让他自己去做…
家长:现在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比较宠他,有些事情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
…
呵呵!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这样的家庭教育孩子能长大吗?
别笑!这还真的不是个例。
听说某中学搞了个很特别的比赛:系鞋带。
没想到啊没想到,居然30%的孩子不会系!甚至有相当多的孩子连怎样把鞋带穿回鞋帮的小孔里都不会…
扎心了吧!
他们有着成年人的身体,能力和心灵却停留在童年时代,毫无主见,事事靠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
某某家孩子十岁了不会系鞋带;
某人的孩子上了初中都不知道煮熟的鸡蛋要剥壳;
十五岁的孩子不敢一个人过马路;
十六岁的高中大男孩让爷爷帮忙洗澡…
…
类似的事情说得完吗?
在国外,这样的父母被称做“直升机父母”,顾名思义,一直盘旋在孩子的头顶上,渗透孩子的生活、成长的方方面面。
有些家长从不要求孩子分担家务,甚至连吃饭、洗澡、穿衣服都要帮孩子的忙。这样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高级待遇,对于孩子来说根本不是好事。
妈妈对孩子包办一切,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什么都不会干,也不认为应该自己来干。
溺爱之下,家长别指望孩子会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而且不做家务、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走向社会,无疑会到处碰壁!
父母终其一生,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爱。但这份爱不该是精确配比、私人订制、不允许有一丝差错的蜜罐教育。
你之蜜糖,子之砒霜。
大家还记得天才少年魏永康吧!他的母亲就认为,孩子只要专心读书,将来成才就足够了。
只可惜啊!魏永康20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逼退学。
从以前的"天才"到被劝退回家,生活似乎给魏永康开了个非常残酷的玩笑。
我们再来说说家庭的顶梁柱爸爸。
好像是上一届的学生吧!记得其中有几个特别爱打乒乓球,他们一到周末就要求我带他们去球馆 。
有时周末我没空,次数一多,我急了:
"回家叫你们的爸爸带你们去…"
这下,说什么的都有:
"哼,他才不管我呢?…"
"我爸没空,我回家都见不到他人影…"
"我爸?他只会说,'走走走,别烦我…'"
…
有句话说得好: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有一个包办一切的妈,加上一个啥都不管的爹…
而缺席的爸爸,更是孩子教育上的悲哀。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以及人格的塑造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奥巴马曾说过:
“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各司其职,谁都不可或缺。
教育孩子不是帮他做事,不是给他挣钱,而是陪伴他成长,让他的人生步入正轨。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观,不做包办一切的妈,也不做啥都不管的爹。
孩子的每一次成长,每
一次进步,都需要父母双方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个身心健康、性格乐观、人格发展健全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