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计较得失的付出”是不是傻?

“不计较得失的付出”是不是傻?

作者: 仞月psy | 来源:发表于2016-09-13 14:57 被阅读171次

    文:仞月

    让我平静地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让我勇敢地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识别哪些事情我可以改变,哪些事情我无法改变的智慧。——神学家尼布尔

    案例背景

    有朋友问我:虽然我并不计较别人是否给予回报,但我感觉自己总是担心付出之后得到别人负面的评价,比如买了好吃好玩的东西,想着给亲戚朋友带一些,可总是会担心他们不喜欢,很是矛盾。和别人一起出去,花了时间和精力不说,经常感到不愉快,比如朋友并不喜欢自己选择的地方,或者对于自己的提议反应冷淡,所以现在很少主动和朋友联系,特别不喜欢别人让自己定地方选择活动内容。自己感觉心理开放程度不高,自我收缩性比较大,自己被自己束缚住了,但不知道怎么办好。

    这个问题我也没法给一个确切的答案,不过就以上所说的情况看来,担心别人负面的评价依然是在计较得失,这得失并不是显而易见的物质上的利益,而是较为隐形的心理认同。而自己或愤怒或自贬的矛盾反应,其实是一种“自恋暴怒”的心理机制。

    自恋性暴怒

    武志红:自恋性暴怒,才是脆弱的真实表达。自恋即,世界要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暴怒。暴怒指向外界就变成了对外界的破坏力,向内就变成了对自己的破坏,也即脆弱。

    如果你在人际交往中非常脆弱,那么仔细观察你自己,都会发现隐藏着的这种逻辑:我对你表达了一份渴望,如果你满足了我的渴望,这很好;如果没有满足,我的渴望立即变成了激烈的暴怒;我不敢向外对你表达我的暴怒,于是向内攻击自己——看你这个傻逼(或蠢货,或不知天高地厚等),你怎么这么不要脸!

    回观一开始所说的那个案例,其隐藏的内在逻辑:我对你付出了,如果你认可了这份付出,哪怕没有回报也无所谓;如果你不仅没有回报,还对我的付出忽视或者持否定的态度,我就会暴怒;当不敢或无法向你表达我的暴怒,于是向内攻击自己——看你这个傻×,你一开始就不该干这件事!由于之前经历过自恋暴怒或者自恋暴怒向内产生的自我贬损,所以打一开始就在潜意识里不愿做付出的事情。不付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恋暴怒或贬损的可能性,但现实情况是不付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不被接纳,逐渐排斥在人际关系之外,于是,正如案例中小伙伴提到的问题,那付出还是不付出?

    走出自恋性暴怒,实现自我救赎

    意象对话心理咨询过程当中有一个“拆包”的技术,在《意象对话临床技术汇总》一书中曾举例说,

    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中,会同时携带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心理能量,我们要给这两部分进行“拆包”。就像癌症难以被治愈,是因为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我们有能力把健康的细胞和“病毒”、“病菌”分解开,并化解掉那些病毒病菌,健康的细胞就可以在身体的“自然康复能力”中逐渐再生了。

    这个癌症的比喻相当的形象,实际上在付出的时候,分享便可以带给我们单纯的快乐体验,带有期待其实在心理会有得到认同的渴望,而自己付出实际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两个方面——别人乐于接受或者不乐于接受。不带有期待的分享,其实是把分享与别人的反应分离开来,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自己可预见的行为之上,并接受自己对于别人的行为的不可预见性。

    当然,对于别人的反应持有一个开放态度的同时,还需要对别人的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面对别人负面的反馈,比如送的礼物别人不喜欢,那之后可以选择不送或换个礼物,如果是遇到一个对任何事都持否定性态度的人,那之后可以选择不再接触或尽量少接触。

    把付出与结果拆包,真正影响心情的并不是付出,而是别人的反应。不计较得失的付出,即是把付出与结果拆包,使自己具备分化的自我意识,认可他人的独特性、不完美性,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内。

    回到文章标题,“不计较得失的付出是不是傻?”,这个问题还是没有一个答案,我不做价值判断,只是说了一个事实,是否在意得失的选择还是在于每个人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计较得失的付出”是不是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lm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