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摘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摘抄)

作者: 蓝花楹LA | 来源:发表于2024-01-16 19:20 被阅读0次

      低心率慢跑以后开始试着听书,听了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感觉似懂非懂,里面很多陌生的词语和陌生的领域特别多。听了梭罗的《瓦尔登湖》大概是听懂了,但是听书版本跟原著有一些差别,听完没能很好领会这本书的精髓。后来听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作品语言优美,故事情节感人,是近几年唯一听完整并且很喜欢的一本书,今天看到一个书评,写的特别好,摘抄下来,便于回看: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作者是迟子建,出生在黑龙江漠河,跟我父亲差不多的年纪,曾经获得鲁迅文学奖,获得茅盾文学奖。这本书是用女性的角度,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对自己一生的经历的回顾,文笔细腻优美,细节之处动人。

      故事从清朝末期,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记录了那个民族,也就是鄂温克族人的真实生活,时间跨越过清朝结束后的伪满洲国,也就是溥仪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建立的伪政权,我们中原地区的抗日战争对他们没什么影响,那个民族只不过是换了一拨人统治而已,他们自己的生活没什么改变,游牧民族并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当营地的牧草不足以支撑驯鹿的饲养了,他们就把所有的家当装起来,用驯鹿托着寻找新的地方,重新支起希楞柱,也就是类似于帐篷的东西。到了建国之后,国家派人去说这个地方医疗条件不好,生存环境恶劣,政府给他们在山下盖了房子,成立乡镇,盖了学校商店,开始用钱币,学汉语。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搬过来,他们不想学习汉族人的生活方式,晚上盖的被子还是棉花的,哪有盖着兽皮更舒服呢。政府给盖的房子是砖头的,不能随时搬迁,即便是人可以住,但是驯鹿怎么办?后来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年轻人搬迁到城里,年轻人学习汉语,随着大兴安岭的林木开采,驯鹿大量减少,山上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年人,鄂温克族即将成为一个消失的民族。

        那个是个简陋的生活环境,他们有自己神秘的宗教仪式,也就是萨满教,萨满负责主持婚礼和葬礼,还可以通过跳神来治病,穿上沉重的神衣神帽跳舞,就可以让即将死亡的人活过来。我对这个现象很怀疑,就搜集这方面的资料,看了一些这方面的采访,一些老人亲眼见过这种仪式,跟书中描写的一模一样。有些宗教的神秘性我们不了解,不能完全否定,如今那些神衣神帽和一些道具,保存在相关的民俗博物馆里。

        那个时代没有钱,用自己的劳动果实换取别人的劳动果实,比如游牧民族,用猎物的皮张换取面粉之类的,甚至娶媳妇的彩礼都是拿这些东西换。他们很善良,群居生活,一起劳动,一起吃饭,围坐在篝火旁跳舞。他们深深的爱的那些树林、高山,爱着他们饲养的驯鹿,喝驯鹿的奶,吃野兽的肉。他们不愿意离开,但是建国之后,年轻人越来越融入汉族的生活,老人终将去世,曾经热闹的营地终将冷清,跳舞歌唱的部落终被遗忘,世代传承的篝火终将熄灭。

      人只要不贪财,就不会有灾祸。

      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是一样的。你以为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那天晚上说了好几个永远,这很像誓言,而誓言很少有永远的。

        消除隔阂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更多的待在一块儿。两个人日久天长的坐在一起,会越坐越衰老。他们互相望着衰老的脸,心也就会软了。

        你爱什么,最后就得丢什么,你不爱的,反而能长远的跟着你。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我还要放走它,我就是有罪的。

        世界上没有哪一道伤口是永远不能愈合的,虽然愈合后在阴雨的日子还会感觉到痛。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

        我对他说,你去追跑了的东西,就跟用手抓月光是一样的。你以为伸手抓住了,可仔细一看,手里是空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夕阳,像一幅幅金色的画卷,温柔而壮丽。

      站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俯瞰蜿蜒的河流,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令人流连忘返。

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的。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

相关文章

  • 序:不要给我一袭,像秋天一样的羽毛裙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序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第一遍的时候,心里隐隐生出一个念头,这本书的读后感,不写也...

  • 【读书】《额尔古纳河右岸》(摘抄)

    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里,董宇辉老师诚挚推荐《额尔古纳河右岸》—— “看了这本书之后,心里燃起了对一种遥远的地方、可爱的...

  • 上:《不要给我一袭,像秋天一样的羽毛裙》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上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风景是美的。 “...白桦树是森林中穿着最为亮堂的树,它们...

  • 中国最后一个游猎民族: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

    @清书架系列 | No.2 《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迟子建 关于本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2005年出版的...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风雪把我看老了,我也把他们看老了”。 我想,我是没有办法用我的文字完完全全来表达鄂温克人。他们...

  • 《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歌右岸》-迟子建 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 额尔古纳河右岸

    已经是第三遍重读这本书了,每次读完虽然都有不同的感想,却都有唯一的感觉——平静。真的是无比的平静,内心像清澈的湖水...

  • 《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这是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开...

  • 额尔古纳河右岸

    j《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下载到kindle上大概有一年多了吧,不知最初吸引我下载的理由是什么,不过大概这么平淡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摘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n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