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申请了一个项目,也参加了为期半个小时的全英文面试,很快组织方就发来邮件,她被列为waitlist,也就是候补,我们分析原因之一可能是她申请的太早,这个录取的战线要一直拉到明年的二月份。
当女儿把邮件发到规划群里,规划老师说可以等等,转正率挺高的,去年4个waitlist转正1个。老师建议如果这期间有奖项学术活动更新,也可以尝试写love letter,并发给女儿一个以前的 waitlist,最后转正的孩子的letter。老师有补充了一句,这个不强制提交,官方也没有要求的。其实老师和父母的想法肯定的是想让她写这封信,但我们非常默契地都没说话,点到为止。因为一是时间还来得及,再就是我们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写这封信,那就等等吧。
五天过去了,今天女儿完成1800多字的英文信,发给规划老师,请老师帮忙修改,重点指出第一段和结尾一段是否要大改。在老师给出如下建议“我觉得第一段没问题一般love letter都会涉及;最后一段我觉得可以删掉,不做引用,然后增加下未来愿意继续做更多学术研究并且在参选进入元培等科研项目的机会。”女儿没有明白老师意思的情况下,很诚实地说“老师 抱歉没太懂,能再说具体一点吗?”老师又做了补充“只有最后一段心理学家的引用建议全段删掉,接上一段对自己的科研经历描述之后,再简短的说明下未来愿意进行更多专业方面的科研项目,且目前也在参选元培计划此类国家级科研项目。”40分钟以后,女儿完成了修改稿,发给老师,老师说可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522587/01723d2582d4308e.png)
总结:
1、在接到waitlist的时候,女儿没有向我们抱怨为什么没有被录取,而是在积极地想办法补救。
2、女儿第一时间没有想着先来问爸爸妈妈,她先想到去问规划老师,因为她知道老师在这方面比父母更专业。
3、在老师给出写一封love letter可能会让组织方看到你的潜能或者诚意的建议时,我们群里除女儿外的6个人都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规划老师发了一封可参考的letter,所以说“点到为止”至关重要。
4、正如我上面说的,我们不说话是因为什么时候写这封letter,写什么内容,怎么写,谁来写,都还没有定,说不如不说。
5、内驱力足的孩子真是一点就通,她不会停留在“等”上,她会想我也要写一封love letter,怎么写是她五天来在思考,否则当天就完成了。
6、更值得赞叹的是女儿写完就和老师来沟通,请老师给出建议。在不理解老师的意思时,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很诚实地说没太懂,能不能再说具体一点,而且结束的时候女儿对老师说“我写完再麻烦您看看“。这个沟通能力会让女儿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受益匪浅的,因为我们往往好面子,不好再多问,只好不了了之,而且语言是层层递进。
7、在看懂老师的建议后,迅速进行修改,40分钟后完成修改稿,发给老师,老师认可。这个过程没有丝毫地拖延。
8、女儿在做她该做的事,尽力了,不给自己留遗憾。
9、我做的对的地方是没有指手画脚,没有当时就给建议。
10、今天回去要给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奖励,这个环节一定要有,人生要有仪式感。
11、晚上回家和女儿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复盘,夸奖她的时候我把这个过程中她每个点做得好的地方一一列出来,我相信下一次女儿会做得更好。问女儿需要什么样的奖励,女儿说给我买些咖啡吧,多简单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