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要努力、努力,但往往绝都是很难做到的,往往都是三分钟的热度之后就结束了,而如果简简单单就能做到持续的努力,那也不会有这么多人碌碌无为一生了。
对于诺贝尔奖,大家都不陌生,而对于诺贝尔这个人,有详细了解的人,应该不多,大家都只是听说过是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奖。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是一个发明家,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炸药的发明者;一个军工装备制造商,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了巨额的财富,也是一个富翁,所以才有钱设立诺贝尔奖。
诺贝尔在小学时,由于身体不太好,很少去上课,但成绩也很好,依然在班名列前茅;之后诺贝尔家里移民俄国,由于不会俄语,身体也不太好,他父亲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辅导他兄弟三人学习文化。
他父亲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俄国沙皇为表彰他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诺贝尔17岁时,以工程师的名义到了美国去学习,之后又留学美国。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天赋与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将来是有很大影响的。
留学归来后,诺贝尔先是在生意上帮父亲的忙,但生意失败,回到斯德哥尔摩。之后就投入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1864年,工厂发生爆炸,诺贝尔最小的弟弟埃米尔和另外4人被炸死。由于危险太大,还被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工厂,但是,诺贝尔仍然没有放弃研究,而是把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船上继续进行研究。
1867年5月,诺贝尔获得了幸运女神的眷顾,金钱与名誉都纷踏而至。获得了英国的炸药专利,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之后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同时与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
诺贝尔喜欢文学,虽然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诺贝尔在研究炸药的过程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弟弟在事故中被炸死了),从这里就能看到研究炸药有多大的风险,可以说是与死神为舞,在出事故之后又承受着怎样的心理压力,但也没有因此而退缩,仍然在努力的做研究。我想诺贝尔把努力研究炸药,当成了他生命存在的意义,因而无论遇到了什么都要努力去做。
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每个人活着的答案都各不相同,也有人答案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但也仍然生活着,直至生命的终结;而努力,为什么要努力?为什么努力不能和活着一样呢?也许每个人努力的答案都各不相同,也许有人答案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但也仍然努力着,直至生命的终结。
努力就跟活着一样努力就跟活着一样,不管有用没用,不管有答案没答案,都要努力去学习,努力去工作,努力去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