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想睡个懒觉,可五点多一些便醒了。那就写点东西吧!这段时期每周会教儿子背两首古诗,是正儿八经给他们上课哦!(两个娃,一个我侄女。)
每节课前,我会在喜马拉雅APP——宝宝巴士唐诗三百首,挑选适合当下学习的内容(里面诗歌唱读真的很好听)。比如现在正值春天,那么在选诗上我更多会挑选有关春天体裁的诗歌,这样做我认为是有助于孩子把握诗歌中的意境的!比如,最近老下雨,有几次我带着他走在外面,小家伙口里会不觉念出:“轻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前阵子清明节去乡下扫墓期间,我和表姐带着孩子们来到村子东面的田间,路的一旁是一座座祖坟。我和表姐边走边聊着,可能聊到了清明两个字,两个娃很自然的就把杜牧的《清明》背了一遍。完后侄女再一次问我什么是清明?(虽然上课时给他们讲过,但小小的孩子总是善忘的,因此再给他们讲东西的时候我会耐耐着性子一遍遍的给他们讲,因为每一次的重复都是映像和理解加深的过程)!
看到孩子们学习后的这些表现,我确定这个阶段教他们背古诗是完全OK的。当然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我会尽量保证他们在学习时是快乐的。如果学的很痛苦,那就不如不学,这样反而会从小磨灭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得不偿失!
那如何让他快乐学习古诗呢?
首先,就是前面提到的,挑选合适的五言或七言诗歌,在准备上课之前的一两天放音频让他听。(这个时间可以是睡前、饭间、或是他自由玩耍的时候等。这样做可以很好的让孩子提前熟悉诗歌的韵律,加快学习的节奏。)
其次,正式上课。(这时如果有条件最好找个同龄的孩子一起学,这样孩子的兴趣会更浓一些,因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彼此比较,起到一定的榜样效果,也能一定程度激发学习兴趣。)我会把要学习的诗歌写下来,每次还会挑选出诗歌里一些简单的汉字让他们学习认读。写下来教孩子这点我认为挺重要的。在讲诗歌的过程中我会把每一句诗的大意讲一讲,这时孩子们便会很自然的提出一些疑问,比如他们会跑过来指着“家家雨”、“最相思”…是什么意思呀?或是当他们对某个汉字特别感兴趣的时候也会跑上来指着问我这个字怎么读。因此写出来教可以在长期的学习中让孩子积累识字量,也有助于理解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所以,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古诗文化,还能不断的积累识字量。)带读讲解的过程有些长,时间一长就会略显枯燥。所以这时就要发挥幽默精神了,比如扮成男士浑厚的嗓音带他们读,两个娃一听便乐的哈哈笑!
带着他们读完了,并且也理解完了意思后,这时就是一起听音频唱读的时间了。我会让孩子站起来,和他们一起跟着音乐打着拍子、边跳边唱。(这时他们会又开心又认真的跟着唱)完后,再正式的和他们一起读几遍。(记得一定要慢一些,因为快了孩子跟不上。就像我们学英文朗读一样,初学者很难跟上音频朗读的节奏。)有时我还会让他们来当小老师,并且在他们不熟悉的地方故意装出不会读的模样。这时他们会努力思考这个地方怎么读,当想起来教了我之后,我便会做出十分感激的表情,并表示感谢,再夸夸他真是个好老师!这时他们通常会在脸上显出一股平日没有的得意且快乐的笑容!到这会儿,学习时间至少有四十分钟了。我会宣布下课休息,两个娃会欣然打开房门跑出房间去玩。
最后等他们休息十几二十分钟,再把他们喊进来,一起再读几遍。到这一节古诗课就算结束了。此时他们能把诗歌百分之八九十的内容背下来。我并不要求他们当堂就背诵,(当然,如果孩子天资聪慧,能背出当然更开心)因为这时,他们总是会在一些平时比较少接触的词语上卡顿,需要提醒才能能接着往下背。因此,我会给孩子一两天时间“消化”。在这期间,走路时可以跟他一起背上几遍,吃饭、睡觉时再放给他听。这样一两天后,诗歌内容就记得特别牢固了。
总结一下,就是四岁多的孩子可以开始一些学习,但一定要保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快乐的!并且,学习完的内容是要时常复习的,不然很快就会忘记,就像没学一样。现在孩子们背的每首诗歌我也会把它背出来,就是为了可以随时随地和他一起背一背。(写完了,起床给娃们整早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