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所记载的海外异国,时常会令人脑洞大开,比如其中记载的“黑人”,有人就会立马联想到现在的非洲国家,从而将《山海经》世界的地域范围瞬间扩充千万里。
实际上,如果仔细看其中的这4条记载,就会发现原来关于“黑人”之事竟然另有深意。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一)山海经里的“黑人”
关于“黑人”在《山海经》中可以找到五条记载,巧的是正好对应着4个神秘的国度,分别是《海外南经》的“不死民”,《海外东经》中的“黑齿国”、“雨师国”以及“劳民国”!
而这里的“黑”则主要是对于五个国度之民众皮肤颜色的描述。
不死民 僵小鱼《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海外东经》: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竖亥北,为人黑手,食稻使蛇,其一蛇赤。
《海外东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
《海外东经》: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曰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黑。
其中引人注意的是,“不死之民”的黑,是与“长寿”和“不死”联系在了一起,原因后述。
而“黑齿国”的黑,则可能来源于其“黑色的牙齿”,在《异物志》中载:“西屠染齿,亦已放此人”,另外,在《楚辞集注·招魂》中也提到:“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所以说,黑齿国民的黑齿,极有可能就是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染齿”习俗的一种反应。
黑齿民至于雨师国和劳民国为什么黑?可能正是因为这两个国家的民众,正处于日出之地“汤谷”附近(实际上黑齿国亦是)的缘故:
黑齿国位于汤谷以南,雨师妾位于汤谷以北,而劳民国则位于雨师妾以北。
当然,位于日出汤谷附近,并不是说他们三个国家的人皮肤黑,就是因为被火辣的太阳晒的。而是在于日出“汤谷”所代表的的象征意义。
日出汤谷(二)他们为啥这么黑?
前文介绍了五个神秘黑人国度的基本情况,那么为什么《山海经》中要特意费笔墨去描述,这些国家民众皮肤的颜色?又为什么一定要是黑色?
实际上,这与“黑色”在古人眼中的象征意义有颇多渊源,主要原因则是,黑色与生死有关。
古人认为,人死之后便会进入墓穴之中,而墓穴则是黑暗之地,永无光明之所。正是这个原因,人们首先便将“黑色”与“死亡”联系起来,而死过的人,自然也就不能再死一次,是为不死。
黑水《山海经》中著名的一条河流即“黑水”就是典型例证。黑水,发源于幽都之山,而幽都之山则是古人勾勒的冥界世界,所以不仅有黑水发源于此,而且其上生物也尽皆“黑色”,比如玄鸟、玄蛇、玄豹等。这里还有大玄之山和玄幽之国。使得整个冥界都笼罩在一片“黑色”的氛围之下。
冥界但黑水,不止是一条“死亡之水”,同时也是一条“生命之水”,它是一条从死亡与黑暗之国出发,流向生命与光明的河流,因为它的终点是若木,若木正是太阳所生之树的故乡所在。
所以,它跨越了生与死、冥界与天堂的界限,因此“黑色”便具备了“生死”这一对立统一的双重属性,反映在《山海经》中,便是对于“不死之国”的描述:其为人黑色,“寿”以及“不死”
“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不死之山”——《海内经》
而黑齿国、雨师妾和劳民之国,虽然没有黑水留经这里,但是如前文所说,这三个国家却都处于日出之地“汤谷”附近。
“汤谷”一般象征着日出、生命复苏之意,但也是黑水注入的目的地,所以这里便具备了死亡、复苏,生命往复循环的象征意味。
扶桑金乌因此,这里的黑齿国、雨师妾以及劳民之国,才具备与“不死国”同样的肤色“黑”,因为“黑”既可以代表“长寿”又可以代表“不死”!
考古山海经欢迎关注,山海经文集持续连载中……
看靠谱神话涨正经知识,文/李公子渊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