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都觉得生活像幅画,刚刚画到构图大致已经差不多,还有很多空间和感受要仔细深入描绘,还有好多漂亮的笔触和颜色要慢慢来。
今年大多数的时间会投入在雪*梅画廊,愿意花更多心思心血在学习教学课程上,让同学们和我一起爱上了写字读书画画,觉得是很有趣的体验也会很开心。
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体会到,中国琴棋书画是内在的修养与哲思的践行,不是表演,更不是用来向别人证明什么的工具。通过技艺,得到一种向内觉察体会的源头,一半的眼光向内看,不向外强求,让心灵得到充分的护养。董其昌说画画,“宇宙在乎手,眼前无非生机”,生机来自我们真实的生活,我们所热爱的,所不停的那些事,在护持着它的蓬勃。
回想自己的成长的路途,一路中,一定会有着一些让自己仰慕的,想要效仿的、试图成为的姿态和样本,但又深深地觉得,这一路的成长,也恰是一个知道我无法成为他们,跋山涉水、漫漫长途,只能成为自己的过程。
接纳自己按照“我的兴致”“我喜欢的蓝图”“我如实的样子”发展自己的模样,不再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多欣赏他人与缤纷世界里万千不同的乐趣,如果说,我与更年少时有什么不同或长进,便是放弃了改变自己和改变别人的愿望与奢求,也因此确实体会到一种脚步变得轻盈,可以哼歌蹦着走的感觉。
却也依然要每天好好精进努力,但是心底不再有强求自己符合别人期待和标准的贪求,在自己的路上,按自己的节奏,慢慢走,不错过每个当时的风景。
或许我们,可以找到更优化自己的一种方式来鼓励自己,用功和进步,试着享受每一个过程,而不是着急奔向目标的终点。
先从每天好好写字做作业这样的滴水穿石的小事练起,长好定力,让自己有点心地功夫,不急也不懒。
功夫积累的验证,就是会发现自己,敏锐了,稳定了,有兴致,专注了。再面对世界的时候虽然外界常靠这样的不安和比较,来作为有效的驱动力,我们也自然地用这种方式来鞭策自己,怕落后,怕失去机会,怕很多。
这样的方式在短期成事的层面或许有效,但对内心是长久的消耗。人都会在“作为”当中找到成就感与快乐,在外界的反馈中,不断认识和发展自我的能力,但是如果发展到一种只能靠外界反馈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的地步,就真的会错乱又被动,这种消耗会磨损心灵。
与虚妄的搏斗,终究力量全都反弹回来,越用力奋进,越消耗变形。
而那种慢得下来,不急的定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练出来的。
知行合一,语言上再厉害都不作数,要一步一步扎实练来。说不清楚到底是实力带来耐心,还是耐心产生实力,我觉得两者互进,旁人乱了阵脚的时候,自己还能保持一种有秩序的节奏好好做事,慢慢用功,这就是自信。浅层次的自信来自于能力的高下,物质多少的比较,但天外有天,山外还有山,人外有人,永无止境,更深层次的自信是真实源于自身的本来面目。
菩提自性,本自具足。禅宗很喜欢拿月亮作比喻,大概是因于月牙并不是真的缺失,只是被遮挡住了一部分,月亮圆满圆缺依旧在那里的缘故!
一种比“作为”高一个层次的自信就像圆满的月亮隐藏在夜色里,当你踏实地知道这件事,就不会用全世界去填一个不存在的缺口。
满月一般的笃定和踏实,才有了不急的底气,这仿佛是人生的一种背景状态,在这样的安全感下,我们才可能不计较得失地好好投入用功,享受生命。四季流转,每一次春夏秋冬,都能打起精神,都有生长收藏的意义,生命在其中,能量在其中,有笃定的从容和喜气。
老子说得更极致,能婴儿乎,你能把自己当个初生的宝宝吗?婴儿大概是最没有作为,但得到最多爱的生命状态了。
一种品尝起来甜蜜的快乐来自于你真正接纳认可了自己,一边喜欢自己,一边扎实用功,是孜孜以求努力的方向!
做自己
总觉得人是基于对自己的不满才能用功的,也就是基于缺失和匮乏才可能努力。
基于匮乏和基于自足的状态作为起点的差别,这种迥异在表象上可能一时无法识别,但种子不同,结出的果子当然就不同了。
当我们坚信,是因为我们很努力地做了很多的事情,才会得到某些认可和爱的时候,就会倾向于不停地做,会苛求自己,把自己当成工具,这股力气,会将人逼向一个边缘,一个极端,一种安全感匮乏的焦虑,会令人无法接受老天爷给我们不同课题(困难)的意义,无法在更高层面看待一时的成败得失,无法享受独处的安静和快乐,持续折腾,会陷入反复地自我怀疑,甚至自毁模式,那种来自内部的对立,会映射出花样百出的各种烦恼,令我们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沮丧。
这样烦恼的种子,就藏在一些不易察觉的时刻,要试着察觉那些都会有的心里卯着一股劲的时候,警惕一种念头,那种要一鸣惊人的蓄力,那种要证明给人看的隐忍用力。可能是你想要令他满意获得赞赏的人,可能是某个看低你的人,某个你认为的竞争对手,或是那些一想起能胜过他,嘴角就会不自觉浮现一丝微笑的人……但是,当他们还在你做决定的参照体系里的时候,就好难快乐,因为你行事的驱动力和原点,还是较劲和对立。
如果不以对手,不以压力来驱动,如何获得动力呢?
还是接受自己,接受了自己,人就可以安然呆在一个舒服的状态里,这样的滋养,会令我们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想停下来歇口气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不安和自责,走走停停,而不是稍稍松懈,脑子就闪过时不我待的负罪感,和远远看着做自己
还是接受自己,接受了自己,人就可以安然呆在一个舒服的状态里,这样的滋养,会令我们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想停下来歇口气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不安和自责,走走停停,而不是稍稍松懈,脑子就闪过时不我待的负罪感,和远远看着你的假想敌,体味和承受甚至是还没发生的所有坏事的可能。
这样你不会错过街头树叶的金黄,可以享受每一口饭菜的滋味,一阵清凉的风,小朋友说的笑话,那些无用的时刻,那些老天爷的礼物。
做自己的时候是简单的,放松的,不会有那种咬着后槽牙,憋着一股劲头,不惜伤害自己也要正确,也要赢的状态。虽说都是同一个自己,但这点差别,品尝起来滋味差很多,为自己的努力,时时刻刻都在体会受益,被外界驱动的努力,经常都会暗藏着一股委屈,需要咬牙坚持,完成目标之后只有浑身酸痛的轻松,没有甜蜜的滋味。
不用活给别人看的时候,才能好好做自己,老话说的,里子长好了,才有面子。
“做自己”好像永远都是一个有难度的话题,我想说的是,不要让自己陷入到被外界驱动的被动中,而是主动找到令自己更持久用功的,内在的源头和动力。
常常会把看过的书集中放在一个书架上,只要有时间,就一本本把它们拿下来,把笔记写完,写完了就觉得很踏实,很舒服。这个“努力”,只因为乐于去做,与外界的认同或刺激没有关系,那个时候,在做的,就是自己,这样的状态,会让人和事处在一个舒服而有序的状态中生长。
该做的事,也并不会因为这种“放松”而有所耽误,反而因为积累都成为了自己的所得。
我想,用功和努力的基础,一定是有了真实的受益,真的有了乐趣。
当我们不再患得患失,不把力气花在主导和依赖外界反馈时,就会有力气好好自省。自省里,也包括了对外界反馈的处理,但它是一种主动地观照,而不是被外界左右。没有谁比自己更能觉察自己的心念。
自省可以这样处理,有个小方法分享,每天晚上,洗漱好,安静下来,入睡前的一小段时间里,安安静静地和自己待一会儿,静坐一会儿,把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在脑子放映一遍,看看哪些做得好,哪些还欠缺一些,哪些完整了,哪些还没有。
一种反省会导致压力,让人开始挑自己的毛病,会自责,会睡得很不安,会导致焦虑。很多时候我们认知进步了,行为还没有跟上、眼高手低时候,比认知不进步还要焦虑。那要试试另一种反省的方式,它是让人放松的。
安静地把一天自己的言行心念复盘一次,像欣赏一幅画卷那样,一一不带情绪地浏览过之后,把自己的烦恼和未竟之事抛给老天爷,坦坦然然,和老天说,我确实还不够这样的能力和智慧,但明天,一定再努力一点,希望你给我更多力量让我好好进步成长。
然后一夜酣睡。
在自省的浏览中,看到和面对那些我们试图剪辑掉的种种,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不强求自己,也不回避,我们会看到很好的风景,各种各样的出色的人,会了解这世上有各种各样的路径和方向,但最后,我们只会走出自己的那一条路。所以放弃生硬地改变自己成为一个不存在的完美模板,也才会放弃改变别人。
当不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的时候,才可能真心诚意地善待自己和他人,做一点点尽心、有益的事情,才会懂得该如何去真正地爱身边的人,而不是假汝之名,操控和强求。
那些爱你的人,也不因为你做了什么才爱你,他爱你,也是因为你是你。真的就像慧能说的那样,菩提自性,本自具足。
放长远看,哪有对错,只是选择和取舍,人生不活在橱窗里,也没有观众,自己或别人扮演的裁判是个幻觉,只是你站在路的中间,去选择了自己要的那一条。
放弃了对错的计较,人才开心,处处看不顺眼,处处都要赢,全身武装的斗士会顾不上高兴。
生活的每一刻,用珍惜,用享受的态度去做,去完成,感受会非常不同。也许有一天站在终点,才发现只有过程,没有终点,因为每个你以为的终点,都不过是过程的一部分,并不会因为某一个理想的鼓掌时刻就会减缓时间飞逝的速度。
如果说,年纪带给了我一点点进步和收获的话,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一份礼物了,不再求全,而是在自己的那个独一无二的“缺”里面,在一个小月牙里,找到自己的满月的确信,和再次新月的契机。
和小朋友
可能再过十年来看现在的自己,也有诸多不足,还会有很多新的可能,但是还是觉得,现在的这个自己,比二十多岁时,要不执拗,要通透些了,想到这里,对时间,对磨炼充满了感激。
期望未来每一门功课都能学好,生活要认真对待,工作要放下小我,尽心完成,好好贡献价值。家人要用心爱和照顾,工作伙伴要携手往前,朋友要肝胆相照。对世界,要持有善意和期望。
35岁,也到成长到了一个家有老小,有很多工作伙伴的年纪,心中特别感激,因为有他们和我在一起,让我付出爱,也得到爱,以及身边所有人,因为大家的相聚,才可以做事,才有了一个独自无法体验的温暖的世界。
同学送的圣诞小饼干
每到年底的时候,会给亲人朋友寄礼物,写卡片。这个过程让我心里很踏实,当有一个机会表达心意的时候,就诚心正意地好好地表达,常常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短暂,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此时的真心,是珍贵的享受。正是这些人与人真挚的情义连接,让人觉得活着那么美好。
前天的课上,教室的同学在课前给我准备了生日小礼物,一位上学期去了纽约生活的同学,特地请大家转交给我漂亮的圣诞花环,用手机发来一段语音,说,纽约北京都很好,但是每次想到北京,就觉得好想念教室,想念在教室学习、和同学老师相聚的日子。我听着,感受着电话那端那么近那么远的距离,就觉得和同好,和喜欢的人儿,彼此常常一起,是一桩要好好珍惜的幸事。而用功,而不是为他人眼中的自己。
自 省
看你的假想敌,体味和承受甚至是还没发生的所有坏事的可能。
这功一边放下归零是更妙更有趣的体会。,外界的风吹草动,“大家都如何我却还没有”的焦虑,便不再那么令人不安。
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