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的“面子”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简单地说,“面子”是指人的道德与行为,是自尊的表现。
其实,“面子”文化由来已久,在孔夫子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有,面子即礼制,没有面子,比没有性命还可怕。
所以,国人非常要面子,丢什么,也不能丢了面子,你要使我丢了面子,我会和你急,甚至大打出手。
好面子,多是虚荣心。满清贵族,原由朝廷荫蔽,衣食无忧,养尊处优,清亡之后,断了他们的生活来源,但他们把面子看得比命更重。
不肯去做事养家糊口,只靠变卖家产勉强度日,死要面子活受罪,最终很少有人能活下去,为了面子毁了日子,无疑是一场灾难。
往往经济条件一般,却花钱大手大脚,使周围圈子里的人,产生一种本人很富有的错觉,认为这是所谓的“面子”。
太假了,谁有钱没钱,大家心里也略知一二,盲目和他人攀比,自己陷入‘活受罪’,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我们要清楚,生活是讲实际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需要钱,总是打肿脸充胖子,最后脸就会被打的啪啪响。
重里子,才是真强大。真正成熟强大的人,能承受一事的挫败,忍耐一时的嘲讽,他们不在乎外界射来的中伤之箭,他们只在乎他们需要什么。
国人慢慢地从面子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在乎“面子”的同时,更认识到“里子”的重要,强大自我才能更有面子。
里子事大,面子事小,做人,想拥有受人尊敬的面子,先要做充实的里子,面子是弱小而虚伪的,里子是强大而充实的。
面子再大,没有家国情怀大,面子再重,没有人生使命重,放下无用的面子,去追求内心真实的价值才最为重要。
有里子,才会有面子。面子再光鲜亮丽,终究是里子的外在表现形式,毕竟面子要靠里子来支撑。
真面子是装不出来的,自己要来的面子始终是假面子,就像窗户纸一戳就破,面子只是一种形式,有里子才能真有面子。
人在没有里子的时候,面子只是一张华而不实的面具,只有把自己的里子修好了,才能赚回面子,只有人有了真里子,人家才会给真面子。
拿钱呼朋引伴、嗨吃嗨喝不是真面子,真正的面子是具有个人魅力的,主要是通过人格的力量获取的。
人生如修行,修的是里子,看到的却是面子,也就是说,修行修的是人格魅力和个人格局,有了人格的魅力,自然就会有面子。
总的来说,面子的本质,应该是社会对个人道德、能力、成就的认可,而不仅仅指个人的虚荣,因为“里子”更重要。
如果说,面子是肌肤,那么,里子就是骨骼、血脉和灵魂,面子是人的表象,里子则是人的内涵。
面子是由里子给撑起来的,如果没有充实的里子,那面子就是一张死皮,面子和里子,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人生在世,懂得里子重要的人,不仅不会失去面子,还会在无形中,增加面子,“面子”诚可贵,“里子”价更高。
写作是一种修行,渡人亦渡己。
如果写的对你有所帮助,或者看后有所醒悟,感谢你的关注和分享,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有缘相识,关注我们一起前行,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