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深度丨如何用一年时间积累3年工作经验?

深度丨如何用一年时间积累3年工作经验?

作者: 瑞仕登猎头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16:39 被阅读25次

在这个每天面临变化、到处讲究效率的时代,如果说真有什么能“以一敌百”的职场秘诀,那恐怕还要属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了。

尤其身在职场,你会发现很多成长迅速的人,靠的并非是天赋异禀,而是他们掌握了一身关于敏捷成长的“套路”。

1

构建框架,让提问成为一种本能

我们常说,思想开了窍,工作才好做。

就像之前流行的一个段子:

一个员工向老板提加薪:“我已经拥有10年的工作经验了”,未想到遭到拒绝。

老板对他说:“你究竟是有10年的经验,还是把一年的经验用了10年?”。

由此可见,时间未必堆得出天才。高手与笨蛋只有一念之差,关键在于他开没开窍。

职场上,判断一个人是“将才”还是“匠才”,很大程度上你要看他是否具备发现问题本质的能力。

倘若你不具备框架性的提问能力,不能带着事先设定好的问题去解读,即便阅读再多遍,你仍然无法流畅地向别人解释出问题真正的原因。

想要具备快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突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站在更系统的体和面上看局部,从复杂中抽丝剥茧地寻找问题的本质。

我们常说万物都有其“第一性原理”,好比工作中老板交待你一项任务时,不妨先多问几个问什么,而不是闷头只顾干活,因为老板布置你任务的时候总有一个最核心的诉求。

同样,要想短时间快速积累经验,首先你要发现问题解决的“窍门”。

2

学习招式,掌握多元化的认知模型

我们常说,“自古申请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所谓的套路,其实就是方法论,是一整套关于“how”的学问。

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快慢,除了所谓的天赋,其实关键区别于对“套路”的理解和运用。那么“掌握套路”则是一门关于如何正确的做事的学问。

真正高价值的方法论往往有3个特点:

1. 规律性,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因素

众所周知,企业用人是一件非常考验判断力的事,但阿里却设计了一种非常通用的人才盘点方法,他们把所有的员工分为四类,分别是:明星、野狗、黄牛和小白兔。

明星是指有才又有德的员工,野狗是指有才无德的员工,黄牛是能力差一点但任劳任怨的员工,小白兔是有德无才。

针对这些人,阿里每年都会有列表,充分讨论哪些该被辞退,哪些该被换岗,哪些该被降级。用这种方式,确保了整个组织不断往前走。

2. 基本性,从复杂性中寻找基本共性

就比如小时候学画要先画鸡蛋,为什么一开始要画鸡蛋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它能锻炼你的观察力,同时还能训练你的手指控制能力。

本质上,无论你将来画任何东西,都逃不过这两点。因此画鸡蛋其实是要求你掌握作画的基本共性。

3. 流程性,从无序中找出节奏性

一直以来,我认为但凡好的方法论都是从全流程的优化角度出发的——好比前面提到的5WH,实际上他是一套关于思考流程的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如果我今天只告诉你凡事要多问为什么,而不告诉你从哪几个维度思考,你还会觉得这有用吗?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处理事情要遵循优先级的原则,但为什么还是有人做不到呢?

因为他们无法判断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该优先,而“四象限法则”便从全流程的角度上多少解决了这一点。

因此,想要用一年时间赶上别人3年积累的经验,最快的方法不是蛮干、瞎干,而是要先从你所从事的领域中找到方法论。

否则,你将会像是在一片黑暗的森林中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儿。

3

有效重复,靠记录不断自我迭代

在这个数据文明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种数据化思维。

凡是那些成长迅速的人,都有一个坚持记录的习惯。这种记录未必是长篇大论,哪怕只是在备忘录上每天记录一点心得。

晚清重臣曾国藩一生成就惊人,他曾在书中写道,他坚持“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他的目标是每天坚持,“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誓终身不间断也。”

简单来说,曾国藩把每天必记的事分为三类,涵盖了其一天的主要经历:

1、一天的工作和行程,比如今天参加了哪些会、讨论了什么问题;

2、读书心得,例如晚上读了哪些书、有什么心得体会;

3、闲暇聊天,如饭桌上会过哪些客人、获得了哪些灵感。

上述的例子,其实只不过道出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把一个人的认知和方法论比作核心算法,那么“坚持记录”则是建立数据库的必要前提。

正如很多人所疑问的,为什么我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答案很简单:因为首先那些道理只是一些信息,相当于你未经分类和处理过的无效数据。

用记录来消化难题,啃得是那些难啃的骨头。

综上所述,总结一下:如何用1年时间积累别人3年的工作经验?

方法有以下三点,供你参考:

1、学会提问,建立系统化的视角,不断发现问题的本质;

2、掌握方法,建立多元化的认知模型,用工具代替蛮干;

3、习惯记录,养成二次处理信息的习惯,吾日三省吾身。

最后,补充一句: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高手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当我们用“敢为天下后、后发先至”来形容一个人时,多半不是说他有多么聪明取巧,而是他早早就打下了深厚的内力,只不过如今才是他最恰当的时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度丨如何用一年时间积累3年工作经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wm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