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公司时,有一个小女生,我非常喜欢——她刚毕业没多久,一脸的单纯和稚气,但是却看得出满满的倔强。离开B公司后,我依然关注着她,看她发的朋友圈——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给自己增值、找客户谈客户出方案、偶尔的失落情绪……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努力着~
有一天,我看到她PO上照片,照片中的她拿着团队给她的最大进步奖+当月最佳业绩奖的奖状……
很多人说,谁谁谁成功,那是因为他的背景、他的经历、他的学历、他的人脉、他的运气等等等。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不算成功,因为圈内圈外比我优秀的人太多了,但是,我的发展还算是一帆风顺,至少很多人这么认为。于是,有前辈会以我为例去鼓励新人,但是,很多新人会说——SUKI的模式不可被复制,她跟我们不一样,因为她的经历和学历等等等。
是的,因为经历不同,自然不可完全被复制。但是,我想说的是,从来,成功都只得一个“勤”字!没有其他。
入行前,我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做调研选择公司与团队。
入行后,写文章、开渠道、客户咨询、制作方案、讲解方案、售后服务、搭建自成一派的客户管理体系……我写了很多的文章、咨询了无数的客户、出了无数的方案、讲解了无数遍的计划书——
不是每一份用心制作的方案、每一次用心的讲解都是有收获的。
有一部分的客户,收了方案和计划书,消失了;有一部分的客户,讲解完回答完他们无数的问题后,消失了;还有一些,临出发前,消失了……对的,客户一天没有正式见面签约,一天,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努力就会有可能白费的!So? ...
后来,随着口碑客户的增加,转介绍进来的客户量越来越大|感恩🌺,过程中,自然也会遇到一些无缘无故消失的或不友好的客户,所以,有时候,我也会郁闷,我就在想——不用每一次咨询、每一份方案都那么用心吧,真心总是有错付的时候,要不然,跟部分同业一样,选择性,遇到不靠谱客户,直接扔计划书就算了,不然自己也太辛苦。但是,最终总是抵不过自己的原则——每一个客户,都有被平等对待的权利!让时间去删选诚意的合作者。
事实证明,这种坚持是值得的。
所以,当我听到有新人沮丧地说坚持不下去了;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觉得没有信心;觉得很受挫……我想问的是——真的,足够勤奋了吗?
在这段以往坚持的时光里,我们咨询了多少个客户、出了多少份用心设计的方案、讲解了多少份计划书、思考了多少与客户开发渠道开发相关的问题、客户管理与售后体系梳理了吗...?!
举例:我每周至少5个正式的新咨询+5份整体方案含至少15份计划书+5个正式的讲解答疑(什么叫正式的咨询?就是指预约时间咨询45-75分钟)~
以上还不包括写文章+签约+行前安排+签约后核保跟进+来自随机新老客户的各种疑问的答复+其他各项必须的工作!...
有时候咨询量大到咨询时,须含一颗润喉糖。。。每周的咨询,基本周一周二就安排好了整周(比如上周特殊情况,连周日都做了咨询安排)…
如果,你的咨询量计划书的量谈客户的量开渠道的量……没有我多,或者甚至没有我的一半,那么来跟我说你做不下去了觉得沮丧,我想说的是,是的,没有量的积累没有量的付出,肯定是这样的。每一份工作有成绩的背后,更多的不是经验+知识,是汗水💦💦!!!
较真的新人或许会跟我说,我没有那么多客户来咨询呀,想咨询想出计划书都没有机会呢。是的!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潜在客户。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自己在发呆抱怨纠结中浪费一分钟。我很受用的一句话就是,每天都做一点跟工作相关的事,慢慢的,水到自然渠成!
或许,我所有的工作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甚至二分之一是有成果的,但是,没有量的付出,哪里来的质的改变呢。
我感恩所有在咨询中认识的各行各业的客户朋友们☕️☕️☕️。我感恩他们各种的需求和背景,让我有机会使用各种方案的组合;我感恩他们咨询中给我的各种提问,让我快速的积累着各种知识和信息...
因为他们,我的专业度一直在提高,也因为他们,我越来越能准确把握准客户朋友的需求等等🌱🌱🌱...
我一直认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前提是,我们必须在走。走的过程中,遇到的辛苦和坎坷,都是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所以,没有在走,就不要抱怨自己迟迟没有前进了!
突然的感悟,共勉!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此刻,我在香港站,等你~~
SUKI,坐标中国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全球商业管理硕士,暨南大学心理语言学硕士,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曾任国内Top3某教育集团华东区人力资源总监,一名瑜伽爱好者。
现从事金融理财业,立足香港,是以香港最大保险公司为平台的财富管理顾问,专注于为国内及在港的中高净资产人士设计定制全面的财富保障和管理方案,包括香港保险计划、离岸资产配置、教育金/养老储蓄计划、家庭财富保障和财富传承等
SUKI希望和您并肩同行,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挑战,为您和您的家庭实现全面的财富保障、增值和传承!公众号:Suki香港笔记
See U in HongKo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