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是第四次玩线下现金流游戏了,游戏体验差不多,这次银行家对很多规则进行限定,回归最开始的游戏规则,有别于以往的一些不规范,难度有些加大。本次游戏依旧未出圈,即使后面游戏进度加快很多,在两玩家出圈后剩下三人疯狂进行掷骰子买机会,做高非工资收益,但最终出圈率仍只有96%,差一点。
· 游戏复盘
选的是经理的职业,工资4600,一开始总支出2930,月现金流只有1670。复盘整个游戏操作,有几点做的不是很好。
其一,是投资单一,最后看资产负债表,居然拥有了5套2室一厅的房子,一套未卖出,因为低单价且每月现金流只有100~300之间,比较鸡肋。房地产在前期原本应该用来变卖做高自己现金,再去置换更加优质的投资品类的,但游戏中我却把它当作了长期投资,策略就有些问题。中间倒是有为数不多的几次机会卖出,但都觉得价格太低赚不了多少而放弃。这过程就像本来想做短线投机,结果却硬生生变成长期投资了。
其二是作为一个老玩家,但还是有一次忘记领工资,一次领完工资才察觉到自己手里有贷款,有现金,但没去把贷款还了,虽然只多出500块,但对当时的我却是很大一笔钱。这也反映出现实中一个很大的漏洞——对自己财务状况的不了解。
游戏后的复盘是每次收获最大的部分,这次有银行家和另一准银行家的加持,更是向我们传达了很多这个游戏背后的概率知识以及投资经验。

· 银行家和玩家的思维
其实对于一个玩了几次的玩家而言,每次游戏并没有太多变化,但为什么有些人能够玩上百次且不厌倦,因为背后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银行家的思维和玩家的思维是不一样的。这是本次银行家姐姐带给我的最大惊喜,接连几个问题抛出来让我措手不及,但听完解答后又觉得很爽。
比如哪些职业是更加容易出圈的?
你思考过就你的职业,你的财务状况需要多少钱能够出圈?
现实生活中,同样财富自由了,工人还是医生的幸福指数更高些,为什么有钱人他们财富自由了但也焦虑很拼?
怎样判断一个资产的好坏,参数、维度有哪些?
游戏中和别人合作,如果条件限制,如手里现金不多,但机会又很好,双方有哪些合作的方式能达到双赢?
这些问题能更加帮助我们了解游戏背后的运行机理。比如这局有玩家职业医生,但仍然出圈了,我们模糊印象就是他运气很好,但从职业上看,医生这个职业比较难出圈的,因为刚开始总支出就有9000+,即使他每个月领的工资让我们羡慕不已。但从概率上看,这种职业出圈真的就是运气很好,长期玩肯定会回归均值。有数据支撑比单纯靠直觉更能看透背后本质。
有人做过统计(我道听途说来的),游戏中卡牌投资收益率大概30%左右,那简单换算下就知道自己职业需要多少钱才能积累财富自由了。如,每月开支是1000元,收益如上30%左右,一年开支1.2w元,就需要4w元(1000*12/0.3)才能够达标,且还要达到这个游戏的收益率才行.
现实中有钱人虽然也可能承受很重的负担,比如每个月偿还房贷等,但生活质量明显比工人好,二者相比较,高收入人群的幸福指数可能会更好,不过这也因人而异。

合作的形式千变万化,比如现在遇到一个好机会,但手里没有那么多钱,很想买但没钱买,很多人可能会放弃,在银行家眼里,完全可以和其他玩家协商,合作买机会,事后涨上去后再分钱。这一招在上次游戏也用过,最后我帮一个将出圈的小伙伴出钱助他出圈,条件是得到他出圈后的第一桶金,但这次游戏条件限制,我就将游戏中强调的合作给忘了。方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敢想,在可控范围内,就可以尝试。如果不知道有什么方法,那可以听大部分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后再自己做决定,兼听则明。
本质上,现金流游戏是一场概率的游戏,计算好成本收益,控制好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会开花结果,这也和人生一样一步一个脚印,稳中求胜。市场的机会永远有,永远不要怕迟到。因为害怕错过而不顾风险的投机是不可取的。就像吴军说的,每次都是5000%的收益率,但只要有一次100%的投资失败,一切归零,值得警醒。

游戏总归是游戏而已,只是培养一种思维,更多的是如何应用到复杂万倍的现实中,在激烈的市场中搏杀而还能取胜而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