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做事情不能毫无章法。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一个人要有一辈子的目标,一个时期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根据自己的实践发现,自己做事低效的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在之前并没有一个详细的工作安排,即不知道自己这接下来要做什么,然后就会面临一下子想做很多事情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哪个都想做,但是哪个都做不好。自己的脑子里面就总是混乱的,一会儿想抓住这个,一会儿想抓住那个,到头来什么都抓不住。哪件事情都做不好。导致时间的白白浪费
这就是大部分情况下自己所面临的局面,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想大概就是因为惰性开始让自己不想去思考怎么去制定任务,因为制定合理的任务又要耗费脑力,脑子就开始偷懒了
即使制定了任务之后,要怎么去细分自己的任务也是需要一段仔细的思考的。
自己平常的困扰在于,想着有很多事情没做,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开始。
但是这本该是认真思考从何开始的时刻,但是通常情况是从刚开始的不知道从何开始然后感到有点烦躁,然后就开始转移注意力进行拖延,直到最后DeadLine来临,把任务草草的了事了。
这是不是看不起点滴的内心深处的傲慢呢?
我觉得是,知道自己有事情没做,但是面对眼前的这一个可以做到的小人物,当前这一秒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却看不上它,觉得这个事情太小了,有种不够塞牙缝的感觉。正是这种傲慢,让我不断的去寻找那种一举很多得的机会,但是你连点滴的事情都做不到,去哪里得到你所期望的所谓的大的收获呢?
正是这种傲慢,这种看不起点滴的收获的傲慢。在面对能抓得住的点滴的时候不屑于去抓住,导致最后两手控控。
正是这种傲慢,看不起自己现有的点滴,觉得浪费一点点以后能捡回来,于是这一点点的失去,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的基本盘丢了大部。
在这种每天的进步少得可怜,却在源源不断的丢失的情况下,是个人都会觉得焦虑,恐慌,烦躁。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很多时候,这样的自然规律会被我们主动给忽视掉,我们傲慢地觉得自己现在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并尝试一切方法来维护自己的价值观的正确,我们不愿意承认自己出错,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好。有多少人的生活是因为这种狭隘越过越差的。四顾周围,有时包括自己都存在这种弱点。
怎么跳出这种堕落循环?
把握住能把握住的点滴。把自己能做到的,去做到,确保做正确,并且做到位。
这是我能想出的答案。
剩下的,就是去真的实践,真的去做正确的事情。
这些想法实践了才能有它的价值,否则就还是一个人在那穷叫唤罢了。
把握住能把握住的点滴。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