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会利 焦点讲师班五期 洛阳 坚持分享第977天《对亲人说声“谢”》2019.7.12
昨天进行读书会的时候,提到一个现象,就是家长特别是优秀的家长,总会拿孩子和小时候的自己相比较,比如说自己上学那时候成绩有多好多好,自己特别特别优秀,甚至自己的另一半也特别优秀,可是不知道怎么就生了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不仅不让人省心,学习成绩还一塌糊涂,都说虎父无犬子,自己怎么就生了个小猫呢!
经过探讨和体会之后,大家一致意识到这样的比较是有问题的,然后便开始有老师提到说,回头要说说自己家里的另一半,让对方也不要这样说孩子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122796/567d1909a62adf3d.jpg)
听到老师们的讨论,我头脑中不自然的就出现了一个画面,一个爱学习的学习的很好的妈妈,在家里指责孩子爸爸,孩子现在能和那时候的我们比吗?环境一样吗?条件一样吗?你这样比下去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被“教育”的爸爸也不甘心啊,心里那个不舒服,“你有本事啊,学习了几天就了不起了,也没见你吧把孩子教育的怎么样……”“我至少知道学习,你不学就算了,说了你还不听……”妈妈接着反驳到。
好吧,后面的场景就不描述了,或许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或许家里太平无事,但也有人觉得委屈,不高兴,当面忍着背后不知道有多不痛快。总之,学习没发挥好的作用,反而和另一半的关系也越来越糟了,当事人可能也觉得很委屈,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那么,真的是学习学错了吗?之前没学习,夫妻两个还站在同一战线,一起“教育”孩子,现在学完之后,两个人的统一战线,英雄联盟被拆散了,当然换成谁都不会高兴。那么如何让学习正确的发挥作用呢?
想象一下,如果作为咨询师,来访者来到咨询室的时候,听到来访者叙述问题,作为咨询师的我们明知道是家长的教养方式问题,然后要怎么做呢?是不是直接批评一顿,指责一通,然后告诉家长,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可大人不改变孩子就没救了!相信,这时候家长的脸色一定很好看吧,这还是出于对咨询师的尊敬忍着没发火吧!
那么焦点的咨询师会怎么做呢?其实我们在学习中反复学过的——共情!什么叫共情?就是怀抱着一颗敬畏之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看对方的不容易之处,想想对方那样做的道理和不得已之处。说白了,出发点一般都是好的,所以我们要相信,对方那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和难处,也许确实有不恰当的地方,但是也不是自己愿意孩子不好的,毕竟身为父母很多人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是?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把孩子养大,并且大部分方面都不错已经很不容易了,换个人未必有人家照顾的好呢!这样想想,就能理解对方的不容易,也能更好的看到对方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自然和对方的关系也会相处的比较好了!接下来,再找机会和对方聊的过程中,让对方思考,什么时候和孩子相处的比较好,哪些方面教育孩子比较成功,自己教育孩子的初心是什么……或许找到那个契合点的时候,对方就会明白,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明白了什么意思,可是仍然会觉得,对待自己亲近的人,有必要这么认真的态度吗?还共情呢,能好好说话就不错了!是的,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对待陌生人我们很容易讲礼貌,表达感激,但是对于自己亲近的人呢,则往往做不到甚至把嘴不好的一面留给他们,还美其名曰不是外人才会这样,可是我们想过对方的感受吗?当对方宁可自己是陌生人的时候,我们又作何感想?
当然,说这些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对亲近的人说谢谢这些事情,但是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理解、感恩、包容的心,这样会让亲人不至于总是被伤害的那一个!
不要总把善意留给了别人,亲人才是最需要爱护的那一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