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中国声乐发展史课,以建国以后歌剧的创作为主要内容,并简单介绍了新时期的歌剧创作。
建国以后的歌剧创作:歌剧《江姐》作于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其中《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绣红旗》、《红梅赞》为剧中著名唱段,全剧以四川民歌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越剧、杭滩(即滩黄调,阿炳《二泉映月》中有所借鉴)、四川清音等音乐元素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歌剧《小二黑结婚》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由马可团队创作,于1953年首演,歌剧以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为创作元素,其中《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为其中著名唱段。歌剧《洪湖赤卫队》由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创作并首演,首演韩英扮演者为王玉珍,擅长唱湖北民歌。
随后胡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几位著名民歌演唱家。黄虹:擅长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弥渡山歌》为其代表作品;郭颂:擅长唱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为其代表作品;才旦卓玛:擅长唱西藏民歌,《唱支山歌给党听》;何继光:擅长唱湖南民歌,《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为其代表作品。鞠秀芳:擅长唱陕西榆林小曲,《五哥牧羊》为其代表作品。
之后是新时期的歌剧创作,文革之后,歌剧舞台开始复苏。列举了《伤逝》、《苍原》等著名歌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