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总是去安慰一一

总是去安慰一一

作者: 夏花_d043 | 来源:发表于2021-02-16 13:31 被阅读0次

    身为医生,也读了些闲书,偶尔写点短文,却很少写相关于医学,医生,患者等医事的文字。也不是薄情寡义,或者"灯下黑",实在是生命的话题太过深奥复杂了,怕一字不慎,误解,误导了什么。

    今时无事,不妨说几个"医事",不过得小心翼翼。

    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的著名医生:特鲁多。不过他的墓志铭更显著名: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句话也是这位结核病专家,行医一生所凝结的感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医学,揭示了医学的真谛。

    于医者,于患者,于患者的亲属,都有一种客观、理性的心理抚平和平复作用。关于生命,医疗做不到万能,而帮助与关怀,就显得不可或缺,与医疗行为是同等价值的。也就是医生的所有秘密了。


    再说:医不叩门。

    中国古训有: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师不顺路,医不叩门。

    医不叩门,通俗地讲就是医生不要过于好心而主动地给人看病。即使你医术非常高超,为了避免忌讳,不要找上门看病,有人来请才出诊。哪怕是亲人、朋友、邻居。

    当然,医不叩门,并不包含见死不救的成分。

    还记得30多年前我的一桩上糗事。那时,正是医学院的一名学生,放寒假回家的绿皮火车上,有广播插播说:列车上哪位是医生?x号车厢有位病人,请给看下。

    听得广播后,我心里一时血涌,又有点忐忑:我是医生了么?算医生吧?去还是不去?犹豫不决。十多分钟后,当广播又复述了一遍,就坐不住了,觉得义不容辞。到了才知道,是个肩关节脱臼的患者,也没怎么和人家沟通,就拉开架势帮助复位,却未能成功,人家疼的也不让再试了。一时臊得我满脸通红,悻悻焉,懵懵懂懂地回到座位。尴尬持续一路,再也不敢轻易逞强了。

    呵呵,往事如烟,但烟消云未散,长到记忆里了。


    下来再晒一个医生的"洋相"。事是鲁迅笔下所生,便更显有趣,也未敢擅动,固抄袭之一一

    "大约十多年前罢,S城中曾经盛传过一个名医的故事: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

      “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

      “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

      “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

      “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

      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

    怎样,鲁氏幽默,涮我的同行前辈。所以,医生职业,特行特业,仅亚于天下的老师吧,万万含糊不得。

    还有一出,郎中处方:“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

    也大约是鲁迅弃医从文的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吧。

    如此,小心翼翼,见好就收吧。最后抄一个外国笑话,结束本文。据说,这个笑话曾排名世界第一,笑不笑由你一一


    在一个有众多名流出席的晚会上,鬓发斑白的巴基斯坦影坛老将"雷利"拄着枴杖,蹒跚地走上台来就座。

    主持人:您还经常去看医生?

    雷利:是的,常去看。

    主持人:为什么?

    雷利:因为病人必须常去看医生,医生才能活下去。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人们为老人的乐观精神和机智语言喝彩。

    主持人接着问:您常请教医院的药师有关药物的服用方法吗?

    雷利:是的,我常请教药师,有关药物的服用方法,因为药师也得赚钱活下去。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主持人:您常吃药吗?

    雷利:不,我常把药扔掉。因为我也要活下去。

    台下更是哄堂大笑。

    主持人最后说: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

    雷利:别客气,我知道你也要活下去。

    台下继续哄堂大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总是去安慰一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jzx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