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因为身体机能尚不完善,所以脾胃都比较娇嫩,就很容易出现脾寒、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胀气等症状。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重要外用解决的办法。
那就是准备中药吴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研成细末,然后每次用药1.5克,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敷在脐部,用纱布来固定。每日换药一次。对脾虚受寒的小孩子很有效。
原理如下:
吴茱萸,它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入肝、胃二经。它善于散寒,对腹脘冷痛,虚寒泄泻者有效。《本草汇言》就说:“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者,……吴茱萸皆可治之”。
准备中药吴茱萸30克,丁香2克,胡椒30粒。研成细末,然后每次用药1.5克,用陈醋调成糊状,外敷在脐部,用纱布来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丁香,它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性味辛温,入脾经、胃经和肾经,能温中散寒,温补脾肾,行气止痛,缓解腹痛。《开宝本草》明言其可以“温脾胃”。
胡椒,它是胡椒科植物胡椒的种子,性味辛、大温,入胃经和大肠经。善于温中下气,治疗畏寒冷痛、虚寒腹泻。《唐本草》说它“除脏腑中风冷”。
因此,总地来说,这三味药配合外敷,可以有效地健脾、温脾、散寒、行气、止痛。这就对小儿脾胃虚寒的腹泻有疗效。具体说,就是下面这两种——
一是小儿脾虚,常常便溏腹泻。表现就是大便稀溏,多是饭后排便,大便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反复发作。这是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所致。
二就是小儿中焦受寒。这类孩子,可能平时身体素质就不算太好,偶尔受寒,寒邪直中脾胃,导致反复腹泻、肠鸣、疼痛、大便十分清,很臭,大便里头还可能有很多泡沫,舌苔白腻。
当然,上面这两种,有时候并非截然分开,常常是混合在一起。这个时候,用吴茱萸、丁香、花椒的配位外用调治,就比较科学。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三味药,性味辛温,对皮肤可能产生一些刺激。所以,小孩子皮肤如果容易过敏,或者有其他的皮肤病、伤口,要禁用。用量不能过大,1.5克足矣。如果有皮肤刺激不良反应,要停用。太小的孩子,不要用。
另外,有些孩子的脾胃不好,并非是源于虚寒,而是源于湿热、伤食,甚至脾肾阳虚。这个时候,用吴茱萸、胡椒、丁香的办法就不对了。所以说,任何方法,都不要想当然的应用。非专业人士,应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辩证应用。
这里另外提供一个比较温和的方法,那就是给宝宝服用脾牛清明冲剂,这是一款保健食品,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可以增强宝宝免疫力,帮助宝宝调理脾胃,脾胃健康,宝宝就不容易生病,而且成分药食同源,不会对身体产生损伤,适合脾虚、免疫力底下的人群服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