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作、生活的很多困境往往来自于认知的局限性,很多问题,往往是因为不懂得分析解决或找不到好的方法,做了很多努力反而徒劳。
思维方式影响你的选择。因为每一个阶段需要做什么事情,哪怕从0开始,也是有一套理论做指导的。提前了解了方法,哪怕没有用过,在做的过程中摸索都很顺利,也不会慌。
这种方法我一直在用,对成长很有帮助,我们应该走最少的弯路获得经验,不能做什么事情,没有章法,一味蛮干,这不仅不会出成绩,还会错过最佳时机,让自己非常被动。
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能仅靠直觉、想当然,一定要提前预演一遍,推演,想到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等,这样才能让事情能够最大限度的完成。
后来,我看到吴军老师专栏文章对这一点体会更深刻了一些。他这样写到:
“直觉很容易误导人,掌握工程中的‘极限’(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概念可以让我们突破认识的限制,比常人更快地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所谓掌握工程思维的技巧,就是要比生活超越一个层级。”
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认知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自然表现在行为上有很大不同。我们看问题,要比生活远一些,走一步看三步,这样心里也有底。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如何思考呢?
第一,找到尽可能多的可能路径图。
刚读大一时,我们可能会很迷茫,面临新环境,有很多不适。不同人对于大学有不同看法,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度过这4年。
我大学一个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你大一做大二的事情,大二做大三的事情,永远比别人快一步。”
其实,我的建议是大一参加一些社团或学生会,多认识一些高年级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大学四年如何度过的?自己专业需要考哪些证书?
你访问10个人,基本上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大学规划了,哪怕没有想好未来要做什么,打好基础,做了应该做的也不会太差的。
除此之外,你可以通过互联网,看看工作后,需要哪些基础能力,这些在大学里都做好准备。在了解这些之后,你就明白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做了,这就是高于原来生活看得更远。
同样,工作也是如此,你进入一家公司,看看公司的老员工都是什么状态,能学习到什么东西,未来可以赚多少钱?
对于值得学习的人,问问他们的成长路线,多问几个,大致知道自己的发展路径,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就知道如何做了。
第二,从逻辑出发,确定一件事情的边界和限度。
除了找到一条可以参考的指导路径图,我们还需要清楚一点,就是我们的能力是有边界的,在边界里努力,而不是不切实际地去幻想。
我们在大学、工作中,找到最优秀的几个样本,如果你不是天赋异禀,基本上这就是你所能到达的高度了。
你就按这个制定计划、目标就好,更大的或不切实际的先不要想。不能用打鸡血的方式告诉自己:“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这样的白日梦还是不要了,我也不相信好运会降临。
目标是严格执行能够实现的。如果执行的更好,就是锦上添花。
我们在可能的限度之内做事,而不要在限度之外浪费时间。
第三,经常复盘。
我们制定目标和计划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需要经常反思每一步的问题,下一步的侧重点。
这样你永远走得很踏实,每一步的基础都很稳,同时,你又看得远,至少一段时间内知道做什么。
每天都知道前一天的数据,并且做记录,分析数据产生的原因,好的方法继续使用,不好的就继续尝试改进。
有了全局观,并且也根据自己情况制定了适合的路径图,那就是踏实走每一步,进行复盘了。
我们一旦掌握了“比生活超越一个层级”的思维方式,生活和工作都会变得有规划,顺利很多。
不要让思维一团糟,那会让生活一团糟。
我们都要长远地规划一件事情,严格执行下去。用不了多久,生活就会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