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把时间当做朋友》的第0章和第1章的读书笔记。
第0章《困境》
第一节《问题》
1、虚构的场景,让人一看就在编故事。若是以故事或小说描述展开,更有带入感。
2、任务都有期限,不管你是否开始。
写作手法:通过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引出问题。
第二节《慌乱》
1、对自我,对人生的的盲目造就了“没时间了”,被动改变与主动成长之间的选择。主动、计划该是本书的核心。
写作手法: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说明,“没时间了”造成的这些被动的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的人,解释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同时引出问题,另一类人?
第三节《解决》
1、管理时间的本质是管理自己。
写作手法:通过锁和钥匙的比喻引入,时间管理的问题,引出管理自己。再解释常人遇到这个观念产生的困惑。
仔细回味这三篇文章,通过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引入,加上案例,单独读每一篇都会沉醉其中。仔细看,其实前两篇都是在说问题现象,然后说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但这属于两种现象,一种是显而易见的
不努力,开小差;一种是勤奋好学,但追求本质却有问题。若还有第三种现象,我估计他还可以写。第三章引出解决方案。
第1章《醒悟》
第一节《孰主孰仆》
1、我现在订阅了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本文才发现,元认知能力和万能钥匙原来几年前他就有清晰的认识,现在只不过做了升级。知识被重复分享带来的价值也如此巨大。
2、对“自己的大脑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不太敢苟同或者不能清晰的理解。照这个说法,其实同一时间人应该存在两个大脑。
B还能控制A。若真能如此,人同一时间一定能思考两件不同的事(因为A在思考,B在控制,必然同时),但事实,我还未了解到谁能真正同一时间真的思考两件事。电脑在双核之前,多任务处理也只是并发,并不是真正的同时。
而人的思考是单核的,只不过会执行任务切换。只能说人的思考不是连续的。
形同这样。
写作手法:这篇很玄乎,所以用了好几个生动的案例加图画说明。
第二节《何谓心智》
1、假如心智是过往知识及经验的总和,而知识和经验是动态变化的,若用数字衡量,确实是“上不封顶,下无底线”。但什么叫开启心智呢?难道就像考试一样,得了60分,就叫开启。标准又是什么呢?还有顿悟,好像一定要明白什么道理一样,不明白就不叫顿悟。
2、从一个侧面来说,“开启心智”也是一个毒概念、费概念,就像笑来老师自己说的“情商”本质上是个费概念是一样的。但我认为只是需要这么一个概念来对这个现象进行描述,以便于人们传播理解,这是一种进步。过往知识及经验的总和你可以不叫心智,但你也会叫其他东西。情商,代表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你不叫情商,你也会叫张商、李商。
写作手法:多角度解释心智。
第三节《我的案例》
1、“技多不压身”,在不知道这个技能有什么用处的时候,学习总比不学要强。有点像当年乔布斯在学校里面学习黑板报一样,最后却让mac电脑有了如此漂亮的字体。
协作手法:通过自身两个真实案例引入,然后说明提前学习的好处。最后说明这种思考是心智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