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

作者: 壹狗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8:05 被阅读0次

    1)

    在和作家同居的一段时间,松子被百般虐待,可后来她仍说,在这世上只有作家一个人爱她。

    对于这点,不敢苟同。我不相信一个人的行为能和他的意识有多大的反差。

    如果对方对自己的肉体百般折磨,你有什么信心相信他会在自己受伤,病痛的时候安慰你,照顾你。在这个时候相信他内心里是爱你的,只是身体更不上爱的节奏,就是可笑的。

    说话大大咧咧,直言直语的人常为自己辩解:“我这个人就是这样,有话直说,但是没心机,有什么话说的伤害到了你,多担待担待。”

    因此,有时候,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很复杂,不知是喜爱还是厌恶。你说他心眼里是好的,只是表面刻薄,可是你确确实实不喜欢他说的话,他的行为,在那一刻怨恨的行为是无法排解的,只有想明白了对方真的无恶意才能缓解心情。

    这样来说,这种人就算没恶意,也给别人带来了伤害,没恶意是他给自己的安慰,给别人的台阶。充其量,也只能说我相信这种人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不相信他有多好,善解人意和惺惺相惜。

    这种人将自己的行为与意识撇开,虽然我恶语中伤,但是我是没恶意的,就像剧中的作家,虽然我拳脚相加,但是爱你的。

    我只想说,狗屁。

    我们要行为与意识的界限,松子因为父亲行为上的冷落,觉得父亲并不爱自己,只爱久美,若干年之后,她回家看到父亲的日记才知道父亲是爱自己的。

    在与父亲的关系上,她没有从行为的层面上升到感情去看待父亲对自己的感情,乃至伤害久美离家出走。

    但也不是说松子父亲的做法是对的,不是说本意是好的就值得原谅,在我们对待别人的时候都应做到行为与意识的跟进,不管是心眼里喜欢行为上冷漠,还是心眼里讨厌行为上热情都是表里不一,都会使人伤心。

    特别是行为上冷漠的人更应反思自己,冷漠是切切实实的伤害,就算动机并不坏又如何,既然是爱对方的,就不应该让对方受到自己行为上的伤害,否则当对方攒够了失望之后,就离开了。

    被冷漠的爱包围的人要尝试化解对方的矛盾,一切行为都事出有因,如果说小时候的松子还太小,不具有明辨是非,与人沟通的能力,那成年之后的松子这样说太过牵强。但凡松子能与父亲捅破那些年受到的冷落,表达自己的不满,相信他的父亲态度会有转变,毕竟父亲是爱她的。

    2)

    而在与作家的关系上,她又将行为的重要性看得太轻,不断安慰自己虽然被打,但还是被爱着的。这是缺少在人性的基础上对原则的把控(此话源自某位学长)。

    即使假设作家是深爱着松子的,只是他拥有矛盾的人格,松子也应该毅然决然的离开他,因为在原则上,作家逼松子当女郎,借钱与殴打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松子作为人的所有的尊严。

    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她从小缺爱,太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了,我觉得还有一点值得探讨,松子真正缺少的是独立人格,缺少为自己而活的气概。

    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既认同自我的价值也能为自己创造价值,拥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与生活方式,而不是随时准备依附他人。

    在松子出狱后做发型师的那一段时间,有朋友有工作有美貌,在我们的眼里可以称为单身贵族,而在她的眼里是孤独,宁愿落魄也不要孤独。

    在她的潜意识里,幸福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个数,只有两个人才会幸福,所以在她意识到自己朋友有人陪伴时落寞的回了家,在阿龙说爱她时,立马就跳进了深渊,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追求她畸形的幸福。

    现在有很多女孩,她们思想成熟,事业有成,却成为了大龄剩女。很多人催促她们嫁人,家庭才是最后的归宿,只有她们自己知道爱情与家庭不对等,明明白白的在等一个人。

    这种女孩与松子的区别就在于,前者认为通往幸福的方式有很多条路,事业,朋友,爱好等通通都可以,后者将幸福完完全全寄托在他人身上。

    女孩子一定要学会在低谷期给自己制造幸福,不要让孤独蒙蔽了双眼,拉低了尊严的底线。

    3)

    剧中有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是在松子和一位男老师约会时,一个是在松子与阿龙再次相遇时,这两个人和松子情谊并不很深,可是松子从开始就却滔滔不绝的在他们面前抱怨自己曾经遭受的惨痛经历。

    前段时间,有一句话特别流行:“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大多数人听到这句话都心头一震,眼神悲戚,想起自己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而且大多数是悲伤的,在此,我仅称为经历。

    真正有故事的人,听到这句话反而云淡风轻,因为故事只是自己似水流年里的一部分,显摆和卖惨不是他们的风格。

    故事在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一种生产力,会讲故事的人很受欢迎,所谓真正的故事,主角,配角,群演,场景,情节俱全,而且大多能反应一种普世价值观或者个性化生活态度。讲的人气势宏伟,听的人感同身受。

    正如大冰的书,里面的故事充满了山脚的风和市井的烟。而他自己从来不是书中的主角,只是与你分享,让你更了解世间百态。——“总有人在过着你想过的生活。”

    而大部分人口里的故事多数是像松子一样的经历,被家人的漠视,被爱人抛弃的痛楚,被社会折磨的压抑。这样说,谁没有故事。攒的一堆故事想找人诉说,不过是想通过抱怨来寻求安慰。

    我们抱怨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埋怨很多时候是为了得到同情或者解释,直到自己都被自己感动,愈发觉得过错不在自己身上。

    尼采说过一段话:“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的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贬值。 ”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不要再传播负能量,做一个自带光芒的人,你的经历最终会将你熬成一个看起来有故事的人,将悲伤往事通盘托出,只会暴露自己的脆弱。

    和朋友互通历史可以相互了解,但,无论如何,在新人面前迫不及待的吐苦水,容易出现一种情况:你以为的故事,在我眼里是个笑话;你觉得的伤痛,在我眼里不过如此。

    我想,我们应该以局外人看待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促使你成为如今的自己,没必要抱怨,没必要当成自己的软肋,有人想听时,不遮不掩。自己想说时,目的只是想让对方更了解自己的过去,从而更欢喜的接待现今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松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ga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