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愿解如来真实义

愿解如来真实义

作者: 一直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2-02-14 17:18 被阅读0次

    世间有情多恼苦,为令众生得安乐,觉者兴出而说法。

                            ──题记

    人们的生活若要安然平和,则当感知多于分别(认知、了别、计度、评判、分析)。

    所谓感知也称为觉知、观或者觉察。人们日常的生命状态有分别和感知两种。通常,人们是分别太多而感知极少。这也是人们常常难以安定平和的原因。

    倘若我们要安定平和的生命状态,那么在生活中就要更多的去感知,让感知态多于分别态。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可感知就不入分别。当不由得而分别时则感知分别。无论分别来自五蕴、十八界哪个层面哪个点,一现分别当即感知。

    不管生命现象意识境界显现什么,越不舒服就越要深入感知。在感知中觉察诸法法性空无。这样的感知要自然行深,不断体会领悟根本无有定法。不要死死固执于某一定法之上,感知诸法法相自然无常变化──心识变现不断演化──而不沾不染。如实感知体会一切万物无有定性,万物的现相(诸法法相)虚妄无实,一切宇宙生命的现相只是识心映现,继而心识认知反应分别演变。

    人们惯常的生命状态是分别。分别是相续不断的线性式的,就像连续多帧的动画。感知则要打破这一惯性,不能落入相续相──这是像动画片的动态一样的虚妄之相,我们都知道,动画片其实只是一帧一帧的静态二维画面,动态只是错觉认知。

    只要深入感知体会,自然会发现感知有全体和点两种方式。

    当从全体来感知意识境界而不是拘泥于线性的相续分别,感知就如一切心意识境界的背景。犹如虚空呈显万相,然而毕竟没有虚空相,感知也是这样。不要又来分别感知(相),那样就是颠倒。

    当不由得而起分别时,及时返回到感知,感知那分别现相,那犹如空花幻起幻灭于虚空。

    虽然说平和安然的生活感知多于分别,但并非不自然而勉强为之。因为那样很容易加强作者相──强化自我执着。

    当从点来感知,或者说感知落到点上。感知落到点上,可以是任何一点,没有局限。无论是身体、感受、心念、万物(法),感知不应放在万事万物的认知表象(法相)上,而是重在体悟万事万物的(诸法法性)无常,事物表象(法相)无实虚妄,也就是通过感知体会诸法无我──一切事物没有自性。同时,深入体悟,感知也没有自性。感知本身谈不上有无虚实,不属于虚妄不实──即人无我──没有自性。

    当从点上感知。分别点在哪,什么点最明显──那通常是令人最不舒服的──感知就在什么点上。

    感知那实际如何而不是在分别认知层面如何,而这必须在一个前提之下,即先抛开一切以往固有的惯常概念、观念、结论而进行全新的纯粹客观的感知体会。深入如此的感知体验,会发现:分别点往往会在身、受、心、法之间无常地切换变化,而感知从来无有动摇。这就是以我常提到的“不变应万变”。

    有分别时,从分别返回来安住在感知,以无限的感知安然平和于任何呈现的生命现象点。无分别时则直在纯然的全体感知。

    如此,会发现──那带来不舒服的烦恼、困苦,并不是它们抓住了你,而是你(意识心)紧紧地把烦恼困苦抓住。一旦意识分别心解放,烦恼困苦自然离开。最终会发现真正的你没有──自己(我)。

    例如分别点在身体上,那意味着,先解放任何关于身体的固有认知──概念、观念。

    实际上,于全然纯粹的感知当中就已经是“解放”一切认知分别的心意识了。那也意味着紧紧的不断地贴近当下点,不随任何认知、分别、解释、故事迁流。无论现象如何衍化,只感知当下一点而已,就像一颗种子,无论变化如何,芽即芽、茎即茎、叶即叶、花即花、果即果。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感知当下绝不可丝毫的拖泥带水,不要变成相续的点。

    如此纯然感知体验,要么从点,要么全体,这就是安定的力量。

    要是由于定力不足,随念迁流跟入故事了,也不用沮丧、自责而掉举。自然一点,一旦发现,重新来贴近于当下的感知。

    直到最终,当下的大门顿然敞开,放大光明,那无上安然,本来大定降临。就是这样。

    善知识,到这里,才明了真现实,才知道人们走过了多少冤枉路,枉受了多少苦厄。

    善知识,到这里,方契如来真实义!

    (随喜赞叹,点赞关注;欢迎分享转载,广益同缘,共生欢喜!更多文字可关注“一直行者”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愿解如来真实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hq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