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一个半小时轻轨 ,由三号线转环线到达二郎站,再步行约一公里到达陈大姐、何大哥新家。步行还在半途74岁何大哥亲往迎候,陈大姐则留在家里炖、煮、煎、炒,一入家门便香气扑鼻,当然少不了川渝人都喜欢的腊肉香肠。
陈大姐、何大哥,是我们在澳洲结识的重庆老乡。巧的是他们的女儿家,与我们女儿家就住一条街的斜对门。哦,无须掐指细算相识已有整十年了,那时两家孙子辈都小,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带着孩子去湖边公园玩,家长里短、过往今来,总有聊不完的龙门阵。不光是我们两家,还有湖南长沙籍老丁、菊华家,江苏南京籍的刘大姐、孙大哥家,北京籍的顾大姐、胡大哥家,还有来自天津的老韩家,再后来又搬来好多华人家庭。聚在一起不再细分天南地北,只要说的是中国话,大家就聊得拢、谈得来,彼此视为兄弟姐妹。陈大姐、何大哥比我们大好几岁,自然少不了处处关照,尤其是陈大姐,为人热情善良、天生阳光心态,啥纠结事到了她那里,都拨云见日根本不算个事。这位大姐一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无论年少时面对苦难生活的乐观向上;青年中年时怀揣梦想的自强不息;还是进入老年后的不强求、不计较、不埋怨、不强势,以真心换真心,用真情换真情的家教家风传承,都令人竖大拇指。对了,大姐打小腿脚留有残疾,行走不是太方便,可迄今为止已到过差不多40个国家旅游,其眼界、其胸襟、其心智、相必与行万里路也是密切相关的吧。
一顿好吃午餐后,大姐陪同我们去了就近打卡地“巴国城”,浏览城池、参观“巴人博物馆”、转悠公园。大姐一路谈笑风生 ,口中金句频出,说的都是生活中的这人那事,表达的都是大姐为人处世的天地良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