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之乐
古人言:书非借不能读也。信息时代出生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因为网络把这千年的习惯彻底摧毁了。原来想到或想不到的如今几乎都实现了,网络出现的意义完全可以跟工业革命相媲美,它不仅促使社会飞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它颠覆了许多人根深蒂固的理念。
前几天一个安煤气表的工人谈到了老家的小偷夜间入门盗窃的事,现金不足就逼迫受害人手机转账,结果自己给警察留下了线索。网络真是一把双刃剑,它利于生活,也利于坏人作案,还利于破案,它还让人几乎再没有秘密可言。我很享受网络的便利,但我依旧怀念那个靠借书读书的时代,那是我人生记忆的重要部分,是我与书的一份“缘”。我突然惊喜我人生的丰富,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丰富。
我的前半生没有离开过学校,是靠借书来读书的,退休之后偶而也跟朋友借书看,重温那曾经的感觉,嗅那幽幽的墨香,重续那份“缘”。
记忆中最多的莫过于四十多年前大学时代。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那会儿的书是那么珍贵,当我进入那个有些暗旧而肃静的图书楼时,总会莫名地生出一种崇敬感,恨不得把所有的书都据为己有。说也奇怪,对任何一件东西我都没有这种感觉,只有对书我才有这种占有欲。原来我是那么的爱书,它伴随我的时间超过所有我生活中的人,这种陪伴和缘分是永远的。
那会儿的生活清贫而美好,我天天与书相拥相伴,虽然我有睡懒觉的习惯,但是唯独星期五下午我会早早地来到图书馆,来享受借书的感觉。我甚至对图书管理员都心存敬意,我觉得他们也像书一样神圣。这里很安静,没有谁敢大声喧哗,偶尔传出些翻书声。馆长是一位两鬓斑白的六十多岁的女性,头发像当时所有年过三十的女性一样,用两根棍卡别在耳后,很有时代感,现在想来她是那么有气质,虽然当时还没有气质一词。她很令人尊敬,因为所有别人找不到的书,她都能在几分钟内找到,听说她是北大图书馆毕业的。她就像一部书那样耐人寻味,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像书一样读她,让我想像着将来的自己能够成为“她”,她使我对书又增加了几分敬意。
在这里我可以遨游,它像一个无边的海洋,我怎么游都游不到边;它像一座宝藏,让我探幽发微,永远探不到它的尽头;它像一盏盏灯,照亮我的路,指引我前行……这种借书之乐是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它是独一无二,至今让我回味无穷。
2022年1月12日星期三
网友评论